「過兩個紅綠燈後再左轉,下個路口就到了……」、「怎麼我們都到了,你們還沒到……」、「繞來繞去卻還在這裡兜圈子,看來又迷路了」,以上的對話,是不是讓許多人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無論是家族旅行還是團體出遊,難免會出現找不到集合位置的窘況,儘管已經用電話描述地理位置好幾遍,但常常還是有繞錯路的情況發生,以致於到最後不是「我等你」就是「你等我」,浪費不少時間。
這種情況更容易在大學生騎機車出遊時上演,就讀中央大學三年級的林長融表示,每次大家出遊總要主辦人不斷打電話跟其他人「播報交通路線圖」,如果途中要臨時更改集合地點,還得一個一個打電話通知,相當麻煩。因此他常和同學在想,如果手機也能結合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即時通訊等功能,就不用像現在這樣「一一告知」、省時又方便。
手機螢幕變身電子地圖
為了造福大家,就讀中央通訊系的卓建安、范振緯和資工系的林長融決定放手一搏試試看,結合彼此在通訊與資工的專長所學,歷經好幾個月的挑燈夜戰,終於成功研發出「車輛通訊社群應用平台」,三個大男生不但將自己的「想像」付諸「實現」,更一舉奪下全國大學校院「網路通訊軟體與創意應用競賽」手機應用組冠軍,研發創意受到評審青睞、讓人看了眼睛一亮,已有多家廠商看中其發展潛力,打算進一步合作。
「情境用想的很容易,但要付諸實踐卻很難」指導三位學生完成程式研發的中央大學通訊工程系助理教授胡誌麟表示,研發過程最大的挑戰在於如何「將情境具體化」,寫出一個可以整合3G 基地台、無線網路、AGPS(衛星快速定位)、群組通訊、手機使用介面的多元化程式,為了符合需求,有時寫好的程式常常得一改再改。
兼具輕鬆定位與多方通訊
為了讓手機具備「地理位置定位」功能,研發團隊特別結合網路上Google Map的定位功能,讓手機變身為輕巧的「衛星導航」,而透過系統提供的「定位與辨位」功能,也能將手機螢幕轉變成「導航地圖」,使用者不只可以透過手機螢幕來觀看自己欲前往的交通路線,亦能了解其他出遊者的行進路徑,只要發現其他同伴有走錯路的情況,就可以立即透過手機通訊提醒對方繞回正確路線。
此外,研發團隊還透過程式撰寫來建立即時傳送的群組通訊介面,讓每位手機使用者都可以成為群組的一份子,當中只要有一個人傳出訊息,立刻就可以透過即時傳達的功能,將訊息在最短時間內傳送給群組內的其他成員。
胡誌麟表示,「車輛通訊社群應用平台」最大特點在於操作介面簡單易上手,可以快速傳達地理資訊、文字語音等多媒體訊息。透過3G 基地台與AGPS定位系統,10秒內就可以完成定位,還可即時傳輸地圖、語音給群組成員,彼此不需要再一一打手機通話,讓所有事情可以「畢其功於一役」,即使中途想要臨時更改路線也不用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