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雋綜合外電報導】中國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近日在韓城市盤樂村出土一座保存完整的宋代壁畫墓,內有極罕見的宋代木榻實物,首次發現中醫中藥的整幅繪畫作品,及最完整的宋代戲劇場面。
此一墓葬壁畫色彩豔麗,技法嫻熟,題材廣泛且豐富,為宋代考古重大發現,當局將進行整體吊裝搬遷,實施異地保護。
該墓室墓主為夫婦合葬。墓室中磚砌榻座及木榻保存基本完好。畫面左側有一方桌,桌後兩男子在研究中醫,一人雙手分別托有大黃和白術兩袋中藥,另一男子手捧宋代著名的醫書《太平聖惠方》;畫像右側為搗中藥的場景,屏風兩側有侍者端水送藥,畫面反映墓主生前有從醫經歷。
《太平聖惠方》是宋代官修方書,簡稱《聖惠方》,系北宋翰林醫官院王懷隱等人,經歷十四年編纂而成,宋太宗親自寫序、題名。《聖惠方》蒐集的醫方,反映北宋前期的醫學水準,其中有關外科五善七惡之說,小兒急、慢驚風的分辨,眼科開內障眼論所載白內障針撥手術之詳細過程,皆為中國現存最早紀錄,在現代仍有臨床研究的參考價值。
王懷隱,河南商丘人,初為道士,精醫藥,住京城建隆觀,太宗即位前,以湯劑治療之;太平興國(西元九七六年),奉宋太宗詔還俗,充任尚藥奉禦,為皇室醫藥保健服務,後晉升為翰林醫官使。
墓室西側描繪有十七人組成的宋代雜劇演出實景,甚為壯觀。中央四人為丑角,動作各異,表演生動,樂隊使用的樂器有鼓、笙、板等,是迄今發現宋代最完整的戲劇場面,極具研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