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新化訊】台南縣虎頭埤風景區「蟋蟀館」,邀請蟋蟀達人謝爵安指導,復育兩萬多隻台灣「黑龍仔」,提供認識蟋蟀生態的知識之旅,也能來一場鬥蟋蟀友誼賽。
鬥蟋蟀是早年台灣農村的傳統民俗活動,隨著時代變遷,只靠民間力量推動,顯得後繼無力,日前馬英九總統到嘉義縣「第一次」看鬥蟋蟀,喚起不少人童年記憶。
台南縣新化鎮的吉祥物是「蟋蟀」,當地豐榮社區推展「鬥蟋蟀黑龍會」二十多年,曾是全國性的民俗競賽,但苦無經費推動,日漸勢微。
新化鎮豐榮社區的蟋蟀達人謝爵安成功研發「蟋蟀人工繁殖技術」,讓蟋蟀一年四季都可繁衍,自己也飼養二十多萬隻蟋蟀,還曾遠征大陸,以台灣黑龍仔打敗大陸蛐蛐,聲名大噪。
台南縣政府幾年前在虎頭埤風景區興建「蟋蟀館」,介紹蟋蟀生態,也辦了幾屆鬥蟋蟀大賽,但蟋蟀有自然的生命周期,陸續死亡後,蟋蟀館一度關門。
台南縣政府邀請謝爵安技術指導,在虎頭埤風景區蟋蟀館重新復育兩萬多隻蟋蟀,謝爵安只用報紙摺成自然的山洞的環境,避免細菌感染等,從產孵、孵化、脫殼到成蟲等過程,分櫥展示。
虎頭埤風景區表示,謝爵安周六、周日上午會在蟋蟀館導覽解說,待蟋蟀數量多時,就可推出鬥蟋蟀友誼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