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大佛教學系學生的學習相當活潑,一改外界認為就讀佛教學系的嚴肅與呆板。
人間社記者心菩攝
【記者羅智華礁溪報導】經濟不景氣,工作難找,讓許多大學生對未來茫然,但對就讀宜蘭佛光大學佛教學系的學生來說卻不同;就讀佛教學系不但讓他們知識精進,心靈提升,藉由心智的累積,讓他們對人生方向更瞭然於心。也因如此,讓不少已拿到大學文憑的人願意再報考佛教學系,再次體會當「大學生」的滋味。
佛教學系大學部一年級的黃齡慧,就是畢業於文化大學哲學系的學生。她說,相較於哲學,佛學所探討的面向比較多元深入,思考角度也更切實際。她認為,佛學的鑽研應從基礎扎根,藉由循序漸近的教學,讓即使沒有佛學基礎的人,也能按步就班奠定佛法基礎,對初學者而言是很好的學習。
不只佛學的啟發與學習,黃齡慧還體會到「同體共生」的真諦。透過書院式的團體生活,從老師身上學到如何作學問的態度,也從行住坐臥學到同心協力、相互幫助的團隊精神,像日前舉行的世界佛教論壇,就動員同學力量幫忙;大家一起努力把事情做好,讓她覺得很有成就感,也深刻體會互助的重要性。
大二的胡滋芸也有同感。她表示,讀佛教學系的最大感動,就是心靈多了力量,遇到挫折懂得以不同觀點轉化心態,而不是像過去一遇到困難就想逃避或放棄;在老師的身教與言教下,她體會到,只有堅持才能有所成長。
除了重新體驗大學生涯外,也有人讀完叢林學院或踏入職場後,再報考佛教學系,一圓精進修持的夢想。佛教學系大學部的宋松珍表示,叢林學院與佛教學系都是在追求佛法學習,叢林學院傾向僧伽教育,培育弘法人才;佛教學系則趨向一般大學生活,兩者目標不同,但同樣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