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普藝術家安迪沃荷曾說:「在未來,每個人都能成名十五分鐘。」因為網路部落格普遍,許多網友透過部落格發表作品、分享心得,使許多原本平凡的網友一夕成名,遠超過十五分鐘。
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文化事業發展系講師許若書表示,網路媒體顛覆了傳統大眾媒體的權力空間,網路中,人人皆可成立媒體,在WEB2.0世代,透過網路發聲,讓許多所謂的「主流」媒體,受到挑戰。
過去,大家只能透過媒體看新聞,但現在許多部落格已成為主流媒體「跟進報導」的對象。許若書舉郭冠英撰文風波為例,郭以筆名「范蘭欽」透過部落格方式在網路撰文,被一群部落客查出他的真實身分,而在這群網友沒發表之前,台灣從未有主流媒體質疑過郭冠英的身分,這群部落客影響了主流媒體報導,某種程度取代了「記者」的角色。
許若書指出,傳統新聞學強調記者擁有第四權,可監督政府施政,但在目前商業媒體掛帥的情況下,許多新聞記者被商業勢力綁架,無法落實監督者的角色,這時就得靠網路部落客「挺身而出」,在毫無利益糾葛的前提下進行監督。
由於部落客大多沒受過傳統新聞訓練,許若書認為,短期內要取代記者並不可能,但目前許多媒體大肆招募「公民記者」,與部落格有異曲同工之妙,為的就是要「收編」網友,讓他們取得主流媒體的「媒體近用權」;也許再過不久,「網友即記者」的時代,就會真正來臨。
南華大學傳播系教授陳婷玉指出,部落格改變了新世代的人際傳播模式,現在年輕人寫信、打電話給友人的比率大減,以瀏覽部落格的方式取而代之。陳婷玉認為,網路媒介相對傳統人際傳播媒介,雖具備快速、成本低廉等優勢,但是也可能因為「不見面就能了解近況」,減少了彼此實質互動,反而使人際互動受到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