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刻、傳拓、書法 盡現《法華經》之美

文/林禕庭 圖/佛光緣美術館提供 |2009.04.12
503觀看次
字級

《法華經》是《妙法蓮華經》的略稱,是大乘佛教重要經典之一,因為全經所說教法精深微妙,所以稱為妙法。蓮花是用來比喻稀有無上的妙法。本經強調佛陀開權顯實的圓融教法,主要思想在於說明人人皆能成佛,尤其是「法華七喻」,在哲學、文學上都有很高的價值。

佛光緣美術館高雄館選擇以「法華經像一乘作佛─造像‧刻經‧寫經」作為周年慶特展,透過石刻、傳拓、書法表現《法華經》之美。從事石雕創作有四十年之久的藝術家廖天照先生,十五年前曾發願將《法華經》鐫刻在石頭上,至今完成五十三件石雕作品。這次除了展出原作,還邀請佛教藝術研究者陳奕愷、陳俊光及謝日新等專家,將經文以「傳拓」方式拓出。另外還有藝術家洪根深、蕭季慧發心抄寫的《法華經》共計十一大冊。

「傳拓」與我們一般所稱的「拓印」有什麼不同呢?「拓印」是將印章邊款採拓下來,一般用於平滑且面積小的篆刻作品,工作環境在室內;至於「傳拓」的對象則是大型石刻,如石碑、摩崖及造像,是粗糙的石表,而且面積大,若是摩崖,就要到戶外工作,接受風吹日曬。這次陳奕愷等三位老師,將經文以「傳拓」方式拓出,在每件石材形狀迥異、凹凸不等的情況下,一件件完成拓片,實屬不易。

這次展出還有一個特別之處,在於展場最後的親子互動區──「創意造塔」活動。由於《法華經》的前半段是諸經實現宣說的單元,又以「方便品」做核心的代表,該品提及小孩嬉戲聚沙成塔,亦有成就佛道之功德,所以安排該活動做為《法華經》最後的實踐。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