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宗龍作品《牆》呈現群舞者整齊畫一的步伐,舞者自由抒放肢體,透過多層視覺強烈對比,顯示台前與幕後、虛與實、人與人、心與心之間的矛盾和相容。
記者邱麗玥攝
雲門2新舞臺上演 鄭宗龍邀觀護少年觀賞 林懷民以東區美女印象創作「望春風」
【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雲門舞集二「二○○九春鬥」,將演出含括五個不同世代,年齡差距將近四十歲的編舞家作品。除了有鄭宗龍深度剖析內心世界的力作《牆》、二十五歲年輕編舞家黃翊,以流暢動作打造身體美學的《流魚》,此外,古名伸經典力作《緘默之島》、羅曼菲《愛情》選粹,及藝術總監林懷民以東區美少女印象,為雲門二創團團員楊凌凱編作的獨舞新作《望春風》。昨至十二日、十五至十九日在新舞臺開演,之後巡迴新竹、台中、高雄三地,共十四場演出。
台北演出,將邀台北地方法院五十位受保護管束的青少年欣賞。雲門二特約編舞家鄭宗龍,曾因年少輕狂不懂事,被法院裁定保護管束,十幾年後鄭宗龍在舞蹈上找到了自己的天空,希望為困惑中的孩子做一些事,他主動與盧蘇偉觀護人聯絡,邀被觀護青少年當觀眾。
昨日綵排演出林懷民新作《望春風》,選擇由鄧雨賢創作,大家耳熟能詳的歌曲《望春風》,林懷民表示,望春風不只是描寫古代女性,現代女性也很酷,因此腦中想的是台北東區的美少女,那時髦妝扮,酷酷神情下,內心是否也有「給風騙不知」的時刻。
古名伸《緘默之島》創作於一九九三,現由年輕舞者詮釋,讓她感受累積的重要,不但看到人的成長,也感到還有可做的事。
鄭宗龍新作《牆》,運用舞者與幕後技術人員的肢體,以不同點、線、面,解構美國作曲家麥可‧葛登的樂章。鄭宗龍表示,每次編舞,自己內心都會分裂成兩種人格,作品才會痛苦的逐漸成形。在他的詮釋下,牆有了完全不同的意義,人與人不同的關係,決定了心中這堵牆不同的高度,不一定要拆毀,但也不必然一定會存在。舞者動作的轉換細微快速,但不減強大張力,他表示「不希望舞者臉上有太多表情,他要舞者讓身體去說話」。演出詳情電洽:(○二)二七一二二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