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去年多50% 與家長接受特教資訊變多有關 學齡前孩童特別多 語障則減少
【本報台北訊】特殊孩童的教育愈來愈受重視,早期療育與特教資源堪稱全國最豐富的台北市,連日進行九十八學年度國小特殊教育學童安置作業,據指出,雖然少子化導致就學人數逐年減少,但今年有學習情緒障礙的幼童人數,比起去年卻暴增一半以上。
相關單位研判,可能與家長接受相關特教資訊愈來愈多,不再擔心孩子被標籤化有關,他們也愈來愈重視孩子安置教育,昨天在台北市古亭國小進行的自閉障組安置會議,即有近兩百名父母參與。西區特殊教育資源中心表示,雖業務量大增,卻是好現象,顯示愈來愈多父母觀念已逐漸開通。
今年台北市通報須安置的特殊兒童,分為肢病、語障、視障、自閉障、學習情緒障等七組。今年需要轉介安置到各國小「特教班」或「普通班接受資源班」的學童總人數,共七百多名。
其中的學習情緒障組,去年北市經鑑定這類須安置的學齡前孩童有一百四十八名,今年則爆增到兩百多名,雖然這個組別的特殊孩童歷年來確實呈現增加趨勢,但今年卻增得特別多;另一個較特殊的現象是語障組部分,減少二十餘人,則與篩選條件改變,及部分經鑑定歸類為學習情緒障有關。至於其他組別人數則變化不大。
「學習情緒障人數增多,可能與醫學進步、家長敏感度愈來愈高、對特殊教育的認知愈來愈深有關。」西區特教資源中心老師余智暐說,雖然近年出生率愈來愈低,連帶也影響就學人數,依比率,特殊孩子理應減少,但學習情緒障組人數卻不減反增,確切原因值得專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