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點靈】飲食的相生相忌

陳威達 |2009.04.08
1450觀看次
字級

中國醫聖張仲景說:「所食之味,有與病相宜,有與身為害,若得宜則宜體,害則成疾。」而元代賈銘所撰寫的《飲食須知》提到:「飲食藉以養生,而不知物性相宜相忌,縱然雜進,輕則五臟不和,重則立興禍患。」說明了正確飲食的重要。

中醫辯證配膳

中醫師會依據個人體質、生理、年齡、性別、疾病狀態(病因、病機、病性、病位、病勢、病程)等,透過四診(望聞問切),將諸多症狀、證候分析決定治法治則,給予適合的藥膳;以期用食物的屬性、作用來糾正因各種異常所造成的偏差,創造有利於身體恢復的內在環境,幫助身體恢復。

好的中醫師除給予治療外,會提出相對的飲食建議。因為藥即是毒,所以應該依以下的原則來處理。《素問五常政大論篇》「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穀肉果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不盡,行復如法。」(毒性極強的藥物處理疾病,十分病情去掉六分則停藥;毒性強的藥物處理疾病,十分病情去掉七分則停藥;毒性弱的藥物處理疾病,十分病情去掉八分則停藥
;無毒性的藥物處理疾病,十分病情去掉九分則停藥,停藥後使用穀肉果菜等食物調理,不讓身體受到傷害。病不盡除,在如上法做一次。)

此外,也需要注意食物間的配伍關係,才能使食物發揮更好的效果。

一、協同作用

1.相須:性能功效相類似的食物配合應用,增強療效如百合與水梨配合,能明顯增強養肺陰、清肺熱效果;白茅根與鮮藕節配合,能明顯增強清熱、涼血止血效果。

2.相使:一種食物為主,加上另一種食物為輔,能提高主食療效;如補氣利水的黃耆與利水健脾的茯苓配合時,茯苓能提高主食黃耆補氣利水的治療效果;五加皮藥酒,辛散活血的酒加強主食五加皮袪風濕功能;薑糖飲,溫中和胃的紅糖加強主食生薑溫中散寒的功能。

二、拮抗作用

1.相畏:即一種食物的毒性反應或副作用,能被另一食物減輕或消除;如扁豆的不良作用(植物凝血素)能被蒜減輕或消除;磨菇毒性可大蒜減輕或消除。

2.相殺:即一種食物能減輕或消除另種食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如生薑減輕或消除某些魚類的不良作用(如引起腹瀉皮疹);橄欖解河豚魚蟹毒。相畏、相殺實際上是同一配伍關係的兩種提法,是藥食間相互對待而言的。 

3.相惡:一食物能使另一食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喪失;如蘿蔔能減弱補氣類食物功效,如人參;辣椒、生薑、胡椒能減弱滋潤生津類食物功效,如白木耳、百合、水梨。

4.相反:兩種食物合用,能產生或增強毒性反應或副作用
;例如蔥忌蜂蜜、白薯忌雞蛋、柿子忌茶、蘿蔔忌地黃和何首烏、醋忌茯苓、海藻忌甘草等。

(作者為桃園壢新醫院中醫科主任  陳威達)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