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創手術植牙 告別出血腫脹

 |2006.03.22
715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中訊】植牙可以不再擔心出血腫脹副作用。中山醫學大學口腔醫學研究中心最近利用微創手術為病患植牙,只要翻開牙齦瓣膜鑽個小洞即可將植體植入,不僅縮短植牙手術時間,術後也無痛感。

中山醫學大學口腔醫學研究中心牙周病科醫師陳俊呈表示,微創植牙使用的奈米植體八至十周即可長牢,為傳統植體三分之二時程,且不需翻開牙齦瓣膜,只須鑽一個四五釐米小孔,即可植入植體。不僅手術時間縮短,也免除第二階段開刀手術與縮短術後復元時間,且幾乎無痛的術後感,也減輕患者心理壓力。

他說,微創植牙是先進科技下的新產物,運用口腔3D電腦斷層掃描,提供傳統X光片無法提供的組織資訊,醫師不需切開牙齦,即可全盤了解牙床骨深度、厚度與角度,甚至神經、血管、鼻竇所在位置。

而植體部分,經特殊微化處理,讓牙床內的造骨細胞大量而快速附著,且骨整合強度較傳統植體高出許多。

陳俊呈說,微創植牙可達到超過九成成功率,但此新科技須搭配嚴謹的前置性治療。若植牙區鄰牙罹患牙周病或根管發炎,務必徹底治療,因只要有細菌感染就會蔓延,甚至導致植牙失敗。

而患者拔牙後的傷口,也應盡量以自體復原方式讓它自然長好,因患者本身自然且具有生理活性的自體骨組織,是植牙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