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歲來台 退休5年後 難捨心中牽掛 重返惠明照顧院童
【本報中縣訊】德國籍傳教士辛麗莉(Lilly Singer),將青春歲月奉獻台灣,四十多年來,無怨無悔,照顧遭遺棄的視障及多重障礙孩童,全心珍愛處於弱勢的台灣「身障囝仔」。
現年七十一歲的辛麗莉,自教會護士學校畢業,二十六歲那年,因台灣小兒痲痺症流行,需要護士,因此接受教會指派來台,從此,台灣成為她的第二故鄉。
她曾在花蓮畢士大小兒麻痺養護院、屏東教會養護院、新莊市樂生療養院等地共服務十八年,後來轉往台中縣大雅鄉惠明學校,照顧視障與多重障礙的孩子,長達二十餘年,五年前退休,回德國一陣子後,又因為割捨不了這些盲童,重返惠明幫忙。
在惠明服務時,辛麗莉是傳教士、是護士、也是學校的督導。她親切隨和,但是在生活細節上,可以看得到德國人「嚴謹與紀律」的性格;融合愛心耐心,像一位慈愛的嚴母,教育並照顧每位視障學生照。
四十年前,當時年僅六歲、患有嚴重弱視、自閉症的菲律賓籍盲童珍娜(Tina),被醫師診斷患有特納氏症候群,隨著現任惠明學校董事長陳淑靜來台灣,入住惠明盲童育幼院,辛麗莉以「袋鼠袋」的方式教育珍娜,每天傍晚下課後把她抱在懷裡,每次一個鐘頭,花了一年時間,珍娜的自閉症終於得到改善,在惠明一待數十年。
來自台北一家孤兒院的小慈,是個又盲、又聾、又啞的多重障礙兒童,無法控制大小便,辛麗莉同樣無微不至,不棄不離地照顧她長大成人。還有五歲就來惠明的盲童王展偉,現在已經三十六歲,剛到的時候還不太會走路,目前已是一名手風琴、薩克斯風、打鼓的高手。
辛麗莉最大願望是讓「殘障者能夠生活得有尊嚴,讓所有的殘障者都有工作做。」在她努力奔走下,惠明成立庇護工場;工場與學校分開,孩童學習做簡單的手工,如串珍珠項鍊、做卡片、編中國結等。
為感謝辛麗莉為視障及多重障礙孩童的付出,五年前,台中縣長黃仲生特別頒贈榮譽縣民獎狀,表彰她的貢獻,也曾獲選「讀者文摘亞洲啟迪楷模台灣區特別組代表」對於台灣,辛麗莉已有深厚感情,將台灣的盲童視為自己的孩子,加以照顧愛護,數十年來,默默奉獻,她比台灣人更愛台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