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本 子孫趕路返鄉祭祖 人潮湧 眾人依口令膜拜
【本報綜合報導】清明掃墓,慎終追遠是不忘本美德。工商社會,子孫四處謀生,大家族掃墓「盛況」愈來愈少見。全全台還有幾個大家族,成員每年清明節,千辛萬苦由海內外趕回家鄉「大陣仗」祭祖,盛情感人,成為佳話,社會津津樂道。
葉家公祠 八千人齊聚
新屋鄉葉五美公祠祖塔前天湧入近八千人祭祖,將祖塔前擠得水洩不通,塔兩旁樹上懸掛十公尺長黃絲帶,現場台、客語廣播,眾人依口令膜拜,一千公尺小徑擠進十多家小吃攤。
葉春日派下協進會總經理葉倫境說,祖先葉春日為閩南人,清雍正時來台,後遷居客家庄的新屋鄉永興村,育有五孫大榮、大華、大富、大貴、大春,「象徵人間五大美事,所以叫葉五美公」,派下別無分祠,子孫散居國內外各地,超過一萬二千人,至今已有二百八十餘年。
葉五美公祠堂宗親每年清明節從國內外返鄉祭祖。葉育辰表示,十幾歲時很抗拒祭祖活動,「出社會就覺得應該回來」。
礁溪林家 千人上香
宜蘭縣礁溪鄉奇立丹林家,在家族大老號召下,上千名子孫昨天返鄉掃墓,林家族人大會師,相當興奮。發起人之一的林坤朝與大老們積極連絡,促成這場祭祖盛會。林家開基祖林朋,二百多年前來台,傳下四大房,第十代已經出生,家族成員逾兩千人。奇立丹是平埔族語溫泉的意思,林家古厝所在地,即是礁溪鄉的溫泉菁華區。
祖產土地累積了公基金,為獎勵子孫返鄉祭祖,每人可領到一千元紅包,總共發出上百萬元。母女老幼,歡歡喜喜。
楠西江家 五百人趕回
台南縣楠西鄉江家古厝,五百多名子孫昨天從各地趕回,祭拜開基祖「阿太公」。掃墓後發給子孫每人紅龜粿及一百元紅包,並在公廳吃潤餅。
開基祖江棋壽為閩南客家人。迄今二百八十八年,最早有上千人共住,隨時代變遷,多數搬離古厝,目前約二、三百人,但每年清明,後代多會返鄉祭祖。江家古厝「主事」江基定表示,昨天有五百多人返鄉掃墓。
江基定表示,江家在鹿陶洋留下的古厝群,為國內單一姓氏保存最完善、規模最大的閩南式建築聚落。江家古厝申請列入聚落文化資產保留,文建會也補助古厝整修,子孫們很關切,今年清明返鄉祭祖人數特別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