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好天氣的假日,各地河濱公園中肯定可以看到許多群穿著「正式」球衣的球員在打慢速壘球,可別以為他們是職業選手,其實他們都只是一般民眾。
例如電信業者台灣大哥大有員工自發組織壘球社,可別小看這些企業員工組成的球隊,他們參加過許多正式聯賽、友誼賽,自己會記錄球員打擊率、作數據統計,甚至還做賽事報導,跟職業球團不分軒輊呢!
他們也很有紀律,社長小傑說,隊員如欲請假,要事先寫假卡,說明請假日期與事由,且必須於二十四小時前完成請假手續,遲到、無故不到者會處以罰錢處分。比賽時表現好、壞也有獎懲,例如:正式比賽或友誼賽遭三振或擊出雙殺打或守備失誤,罰飲料二瓶,最多罰到六瓶;擊出全壘打、長打或守備優異也可獲得飲料的獎賞,讓隊員有凝聚力,「絕對不是玩玩而已!」
民間還有「大台北假日慢壘聯盟」,聯盟創辦的緣由是,打壘球的人口愈來愈多,場地愈來愈難借,因此有整合球場的想法,讓大家不用再去河濱公園搶場地。
聯盟總幹事黃祥恩表示,找一些球隊,一起湊場地租借押金,共同租借標準場地,整合這些場地做有效的運用,並建立共享平台,安排長期的聯賽賽程,並把多出來的場地開放出來,讓想打球的人有球打,推廣健康壘球運動,建立球場共享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