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屏東訊】屏東縣萬丹采風社巧妙運用檳榔產業,開發「萬丹黑鑽石—檳榔子」,將檳榔子結合創意,設計成耳環、吊飾,賦予新生命,改變傳統刻板印象。
萬丹采風社理事長李明進說,兩年前看到創作家李永謨利用檳榔花托作素材,做出一艘帆船,發現檳榔的附加價值。采風社老師李麗惠等人於是將檳榔花托、檳榔子再利用,結合每位老師創意、巧手製作出不同的生活用品。
李麗惠說,「別小看檳榔子」,為呈現檳榔子的獨特花紋,要花好幾道功夫,到檳榔園內採集過熟檳榔,再將檳榔剝開,鬚鬚可製作稻草娃娃,檳榔子類似核桃,要用磨砂紙不斷磨,倘若太用力,花紋會被破壞,「力道拿捏很重要」。檳榔子必須曬乾一個月不能碰到水,才不會腐爛、潮濕。
她表示,「用砂紙磨檳榔會磨到連指甲紋路都磨掉」,雖然製作過程辛苦,但搭配創意圖案,很有成就感。她們也利用檳榔花托設計生活小用品,像筆筒、髮飾等。
采風社老師林玉燕說,檳榔花托顏色變化多且自然,不像樹皮要再染色,其材質較有韌性。
李明進表示,吃檳榔不健康,但藉由發展檳榔的附加價值,可讓在地產業更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