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兒子同登與媳婦計畫,今年兩人暫停工作,旅遊半年。年初,行程排出來了,第一站回到台北,然後越南、中國大陸、歐洲,再回美國。
同登進入大學前,我們調回國內,此後他在美國念書、工作、結婚,極少與我們相處。外子與我很想在行程中選一小段,與他們會合,增加團聚機會,補強親子之情。我想得浪漫,與兒媳在異鄉土地,同處一片天空,一起在旅館吃早餐,將是多麼美好的片段。
研究他們的行程後,覺得歐洲的幾個城市,可以與他們共度。當我在電話中告訴同登這個構想,他只說了一句:「媽咪,我們要住在十多人一間的大通舖,妳住得慣嗎?」
他真是說中了關鍵。我這人有一「癖」,出門旅行不講究吃,公共交通工具也沒問題,也不大採購,唯一的要求就是一間乾淨舒適的旅館。五年前兒子尚未結婚,我們全家從不同的城市到巴黎、倫敦團聚,外子出發前在網路上選了巴黎一家四星級旅館,一進門看到地毯上污漬的斑點,就怪外子選錯旅館。兒子也知道我這個毛病,將他的顧慮告訴我們。
說真的,如果要我住大通舖的旅館,與陌生人同一房間,我寧可不去。於是想等他們到台北時,再從長計議。
三月初到機場接兒子媳婦,迎面而來的真是兩個背包客。每人身後各背一個半人高的大背包,前胸還托著一個大書包,就這樣瀟瀟灑灑的走過來。我說,你們就這樣走半年?他們說:「是啊!」
他們到中國大陸第一站是北京,我問他們,旅館訂好了沒
?外子還問預算多少?要不要找台灣的旅行社代訂?他們答,用網路連絡即可。兩天後,他們訂好了北京的旅館,每人每晚的住宿費是十元美金。我想起前年與外子到新加坡旅行時,曾參觀過這種旅館。那天我們走累了,到一家小小咖啡店歇腳,發現大廳的一面牆上是一排櫃子,每格都放著一個極大的背包,好幾位不同國籍的年輕人從樓上走下來。外子好奇地上樓一看,原來是一大間房間,放著十多張矮床,床與床之間空隙極小,打聽之後,每人每晚的住宿費也是十元美金上下。
我想趁他們在台期間找出可以一起旅行的共同點。我告訴他們那幾個城市我們有興趣參與,試圖邀請他們與我們同住較好的旅館,考慮到他們的預算,我們願意幫他們負擔,他們還是面有難色。經過數日相處,聽了他們的規畫,可說是沒有規畫,他們不想匆匆忙忙,趕著進出各觀光景點,只想輕輕鬆鬆走到那玩到那。這與我們旅行前做好功課,想好行程大不相同。
最後我們放棄了同遊歐洲的美夢,兩代人要湊在一起旅遊,真的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