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這齣戲是改編自美國劇作家田納西‧威廉斯名作「玻璃動物園」。李奕翰表示,這齣戲是大學時老師開出必讀劇本之一,也是所有台灣戲劇系所學生必選讀的作品,在學校他就和梁志民老師討論這個劇本,做為他的畢業製作,李奕翰相信這會是一齣貼近生活的動人故事。
梁志民表示,對奕翰的第一印象就直覺他可以做「玻璃動物園」,這是編劇和導演間的感覺。田納西劇中呈現的孤獨感,個性中的某種纖細,看似冷淡,而內裏蘊含許多熱情等等特性,和李奕翰是互通的。
梁志民強調,當時給李奕翰很重要的課題是,不能照演,要嘗試讓它由一九三○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的時代,串連到我們現在的社會,某些情感和環境的互通,相信觀眾就能感受到共鳴。
至二○○九年五月,會持續在中、南部巡迴演出中的「回家」,原是李奕翰的畢業製作,才開演一周,就接到師母,也是果陀製作人林靈玉電話,告訴李奕翰要一起合作他導演的「回家」這齣戲,他開心極了!
李奕翰指出,田納西劇本中有很多迷宮,讓劇組人都掉下去,被磨得很苦;尤其劇場重視排練過程,因此和重視工作速度的電視演員溝通,就要多費心思。
劇場工作的奇妙處是大家都在一起工作,李奕翰說,即使幕後人員也是如此,都要靠說話去溝通說服,很可能今天你告訴他A,結果第二天他拿出B或C給你看,這些溝通有時需要長達半個月的時間,才能達成理解。

梁志民簡歷
1988年創辦果陀劇場,1993年獲文建基金會及美國亞洲文化協會獎學金赴紐約研習導演。1995年台灣第一齣完整規模的自製大型中文音樂劇「大鼻子情聖西哈諾」演出。1997年台灣首齣現場Live Band搖滾歌舞劇「吻我吧娜娜」。1998年拉丁歌舞劇「天使─不夜城」。「天使─不夜城」更得到第一屆晶球獎最佳戲劇及最佳導演的殊榮;作品「ART」入選台新藝術獎年度表演藝術。
李奕翰簡歷
二十四歲,馬來西亞華僑,十九歲來台考大學,他說自己也想不到會考上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主修導演。李奕翰指出,所謂導演就是引導演員走入劇本中;連資深演員譚艾珍都肯定這位年輕的新人導演,譚艾珍表示,剛開始對這位看起來像小孩的新人導演很好奇,但開始排戲後,深覺李奕翰是位心思細膩,可以讓演員安心的導演。2009年3月執導果陀戲「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