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一名國中生跟外派父母到日本,被當地醫師診斷為第一型糖尿病,以為須終身注射胰島素,放假回台檢查,台大醫師發現他是第二型糖尿病,控制得宜後,連吃藥都免了。如何區分糖尿病是第一型或第二型,醫師教辨認方法。
台大醫院內科教授莊立民說,這名年輕的糖尿病患到診時,直接告知在日本診斷為第一型糖尿病,即所謂幼年型糖尿病,正定期施打胰島素。但莊立民看他身材高壯,頸部明顯可見黑黑一圈,像沒有清洗乾淨似的「黑色棘皮症」,懷疑他可能被診斷錯誤。
莊立民說,黑色棘皮症是與體內胰島素阻抗性增加的症狀,他建議患者進一步檢查,發現他胰島功能正常,並非無法分泌胰島素的第一型糖尿病。
這名國中生患者在台停留一個月,經過營養師、衛教師調整飲食、運動處方,成功控制體重以後,血糖控制果然好轉,證實他罹患的真的是第二型糖尿病,也因為運動和飲食控制的效果不錯,他暫時不需要服用降血糖藥,快樂地返回日本繼續學業。
莊立民說,以往常見於成年人的第二型糖尿病,數年前發現已有年輕化現象,患者年齡甚至小至十歲,由於第二型糖尿病與先天無法分泌胰島素的第一型糖尿病治療方法不同,如果診斷錯誤,患者除了多挨針,還可能因為胰島素阻抗性增加、體內又過度分泌胰島素,導致日後代償系統出現更嚴重的問題。
一般人要如何區別孩子罹患的糖尿病是哪一型?莊立民說,通常第一型患者從發病到出現症狀進度迅速,體重會急速下降、很容易有酮酸中毒甚至昏迷現象,檢驗可見胰島分泌能力很差,或者若檢出自體免疫抗體,也較可能為第一型;第二型則是偶有酮酸中毒、疾病進度較慢。
莊立民也提醒,現在小胖子愈來愈多,其罹患第二型糖尿病機率大增,最好從小就注意,均衡、不過量飲食,以及規律的運動習慣,預防年紀輕輕就得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