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家李仁燿 苦守寒窯燒小口陶

 |2009.03.23
617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中訊】客家籍陶藝家李仁燿近日在台中市文化局推出「小口瓶的世界」個人展,他近三年狂熱製作小口瓶陶器,這次展出一百四十八件,每件作品他都取了夢幻的名字,有「紅樓夢」和「藍天」,古典雅致。

李仁燿讀大甲高中美工科時,受到老師陳仁智的啟蒙,對陶藝情有獨鍾,他也擅長書法、攝影、繪畫,近年沈浸在挑戰製作「小口瓶」。

李仁燿說,小口瓶製作不容易,手拉胚完成後,必須先窯燒,在攝氏八百五十度的高溫燒十小時,再上釉色。

多年來的經驗,李仁燿發現溫差大時小口瓶燒成率才高,否則瓶口容易爆裂,他多在寒流來襲、颱風天進行窯燒;李仁燿說,開始製作小口瓶終於體會「苦守寒窯」的禪意。

李仁燿說,小口瓶燒成後還要上釉色,「釉色像陶器的衣衫」,他嘗試電窯、柴燒、瓦斯窯燒,他說,火侯特別著重在「持溫」,才可以在高溫下產生不同的窯變。

小口瓶利用手拉坯製成,難度極高,李仁燿展期間假日在台中市文化局示範,他習慣一邊製作一邊聽音樂,聚精會神,他說,是要拉出直徑零點一至零點五公分瓶口內徑,要一氣呵成,他多年來也練氣功、晨泳,就是要訓練自己心無旁騖,才能在最後製作瓶口的關頭,不會手指顫抖,功虧一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