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學習只是為了應付考試、測驗或長輩的期許,所有的學習趣味就蕩然無存了。在全球化競爭的時代,多元的教材在師生負荷不了的狀況,只帶來浮面而不夠深入的教學,只是造成零碎知識僵化的背誦。凡未經過消化淬鍊的知識,是無法內化為學習者生活的智慧,自然就無法長養出一些自我保護的力量。胡適之曾以中國禪宗初祖菩提達摩東來,只為了尋一個不受人惑之人的典故,來勉勵年少的朋友們要學一點防身的本領,盡力做一個不受人惑的人。這在佛門來說,就是修行人要從聖典學一些防治身心受苦的本事,努力做一個自己真正的主人,所謂「自助人助,自助天助。」即是此理。
打開資訊媒體,隨時都可以發現詐騙手法、侵害他人的方法翻新,讓人不得不懷疑現代人的聰明才智都用到哪去了?讓這個社會愈來愈冷漠無情,也就是吾人美好生活中的各類護法愈來愈少了,難怪有愈來愈多焦慮症的問題,嚴重違反人類對快樂的基本需求。不管我們相不相信輪迴,不會有人是為了自討苦吃而來;但卻在種種虛妄不實的自我堅持中,失去了「持戒淨無垢,慈柔護眾生。」的基本精神。想要「無垢」,就必須要培養獨立思辯、分析善惡的能力。
總之,吾人若能從自己的思惟言行開始改革起,多一點理性、多一點心量、多一點辯明,則人人皆可以是人人的護法,遠離身心種種束縛,造就不再受人惑己的慈悲與智慧,建立能真正互助合作的淨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