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中青三代將一起演《梁祝》由左至右分別為張復建飾祝父,李璇飾梁母,常楓飾梁父,凌波飾梁山伯,胡錦飾祝英台,馬之秦飾祝母,錦雯飾銀心,唐從聖飾四九。記者邱麗玥攝
【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千唱不膩,百聽不厭的黃梅調《梁祝》,四月九至十四日國父紀念館再度演出,凌波和胡錦將穿著手工刺繡服裝的全新造型現身。這次演出並邀錦雯擔任銀心、唐從聖演四九,及台灣演藝圈許多硬底子演員常楓、李璇、張復建、馬之秦等資深藝人參與。
昨日記者會中錦雯不停拍照,因為家人都是凌波迷,非常高興能和凌波同台演出,所以要多拍些照片回去;而經常參與果陀劇場演出的唐從聖指出,演《梁祝》中的四九讓他覺輕鬆,無時無刻不在台上穿梭,甚至祝英台哭墳,他都要在台上,帶著祝英台找墳。
記者會中淩波、胡錦現場唱了〈十要〉、〈女兒不許出閨房〉、〈草橋結拜〉;錦雯和唐從聖也合唱〈八拜之交〉後,唐從聖抱起錦雯,不慎摔下來,讓錦雯臀部疼痛不己。
《梁祝》這次演出除了淩波、胡錦,同時邀集台灣多位資深演員參與,去年金馬獎獲頒「終身成就獎」的常楓表示,演了六十年戲,這是他第一次演歌舞劇;還有「古典美人」李璇;曾榮獲兩座金鐘獎最佳男主角獎的張復建、以及以《昨夜星辰》拿下金鐘獎女主角的馬之秦等。
「梁山伯與祝英台」是淩波千唱不膩的戲劇,長年居定在加拿大的她,生活簡單,「知足常樂」是她的人生觀,這次回國演出也是回饋大家對於她的支持。長期做為她搭檔的胡錦,則以國寶來稱讚淩波對於台灣文化的貢獻。果陀導演梁志民指出,《梁祝》對他仍是一種挑戰,除保留原汁原味黃梅調唱腔與曲調,並揉合現代手法,藉由燈光、視覺多媒體以及舞台設計和二十人的歌隊,勾勒出以往從沒有過的舞台全新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