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莘綜合外電報導】美國歷史名城波士頓人口發生巨大變遷,原是以基督教徒為主的優蒂卡區成為穆斯林首選的理想住宅區。波士頓伊斯蘭協會因而計畫購買該區古老的循道教會教堂,改建為清真寺。
波士頓因外來移民遷入,形成多民族城市,古老的教堂數遠過所需,因此天主教教會計畫撤銷在優蒂卡區周邊的幾個教區;曾經是信眾最多的新聖公會刊登廣告出售兩座教堂遺址;還有好幾座十九世紀的古老教堂已改建成商業大樓。
波士頓伊斯蘭協會會長說,在優蒂卡區建立穆斯林生活區,是波士頓歷史的轉折點。因為波士頓歷來是文化保守的城市,基督教是主流信仰,例如知名的哈佛大學是當年移居美洲的英國清教徒建立的;波士頓大學的前身是循道會修道院;因此在其市中心出現高聳的伊斯蘭宣禮塔,想必會有許多人難以接受。
根據統計,自一九八○年代中期以來,美國建造了一千多座清真寺,每個地區都曾發生居民激烈抗議和憤怒遷移的事。
當年,在波斯頓開發時期創建優蒂卡區的英國蘇格蘭移民,在籌建循道會大教堂時曾說過:「弘揚信仰精神,是對社會的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