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誕生
桓公入蜀,至三峽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猿岸哀號,行百餘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絕。破其腹中,腸皆寸寸斷。
──〈黜免第二十八〉
讀懂名句
桓溫乘船進入四川,來到長江三峽,部隊中有人捕捉到一隻小猴子。小猴子的母親沿著岸邊不斷哀號,跟著船走了一百多里仍不願離開,最後雖然跳到船上,卻也死了。船上的人就剖開母猴的肚子一看,腸子都一寸一寸的斷裂了。
名句故事
桓溫在當時可以掌軍權,就是因為掃平了「五胡十六國」在蜀地的勢力──成漢。而這個名句所記載的就是他從長江三峽進入四川時的故事。
桓溫出任荊州刺史後,想儘快樹立功威,穩固政治勢力。他上疏要討伐蜀漢後,便逕自出兵,當時大家都認為此仗勝算很小,因為「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而且當時蜀地是未開發之區,桓溫搭船所經過的三峽,還是野生長臂猿猴的聚集之處,這些猴子完全不怕人。
後來發生母猿的慘劇,這個士兵下船後便把母猴埋在石堆裡,帶著小猴子走向森林。據說,每每有船行經三峽時,就會聽到猿猴哀鳴悲泣的聲音。而成語「肝腸寸斷」則被用來形容一個人悲痛欲絕的的心情。
新說名句
《戰國策》也記述了一個「肝腸寸斷」的故事。齊國的家臣張丑,被送到燕國去當人質。過了不久,齊、燕兩國交惡,燕王便想要殺死張丑,張丑趁機逃走,卻沒想到在燕國的邊境被捕。此時張丑心生一計,告訴官吏:「燕王以為我有很多財寶所以要殺我,如果你把我交出去,我就會告訴燕王說你奪走我的財寶,並且吞到肚子裡去了,到時候燕王一定會『刳子腹及子之腸矣』。」刳(音ㄎㄨ),剖開之意,意即燕王為了財寶,一定會剖開士兵的肚子,將他的腸子一寸一寸截斷。官吏聽完之後,為了保命,趕緊讓張丑逃走。
《紅樓夢‧第八十三回》描述林黛玉覺得自己寄住在賈府中的境地,愈來愈不堪,特別是她與賈寶玉的感情始終無法有個明確的結果,隔著窗戶聽到有人罵到:「你這不成人的小蹄子!你是個什麼東西,來這園子裡頭混攪!」林黛玉一聽,以為是罵她,立刻「那裡委屈得來,因此肝腸崩裂,哭暈去了。」此處的「肝腸崩裂」如同「肝腸寸斷」,都是比喻悲傷到了極點。
另外,「肝腸寸斷」也用來形容飢餓到了極點。孤本《元明雜劇‧度黃龍》的第一折:「你兩個無中生有,胡說了這一日,把我餓的來肝腸寸斷,你還說嘴哩!。」悲傷與飢餓,這兩種用法非常的兩極化,都將舉止形容得很生動。(商周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