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九年,國民政府遷徙來台,星雲大師也是當年來到台灣。從一九四九年到今年二○○九年,正好六十年,在一甲子間台灣的佛教日漸蓬勃,這當中有著星雲大師的苦口婆心,正如在甫出版的《人間萬事--人我觀》一書中所言「別讓自己在物欲洪流中,成為一個獨立生存、失去靈魂的物質動物,要懂得放空自己,擁抱大眾,才能活得更有尊嚴,更具魅力。」
在這六十年當中,大師所以成其「大」,正因為「放空自己,擁抱大眾」。
二○○○年千禧年的四月一日《人間福報》創刊時,星雲大師親為頭版撰寫「迷悟之間」專欄;三年後大師再以「星雲法語」繼續提供讀者豐盛的心靈饗宴。轉眼三年又過去,在二○○六年邁入第三個三年的時候,為了讓讀者能夠持續在閱讀大師的智慧法語中紓解生活困頓,《人間福報》特別邀請大師繼續賜稿。大師遂以「人間萬事」再與讀者結緣。

所謂「人間萬事」,顧名思義,舉凡人世間的林林總總,包括人情、人性、人心的善惡、好壞之探討,家庭、社會、世間的問題、現象之分析,宇宙、人生、生命的真理、奧妙之窮究,大師都以生花妙筆,透過「生命的擁有」、「人生的通路」、「好壞兒女」、「十窮吟」、「旁邊的人」、「上台與下台」、「人間的忌諱」、「洗什麼」、「委屈五法」、「拍馬四法」等,一篇篇具體細微的刻劃出人間萬象與眾生實相,進而深入淺出的探討世間的問題與人生的哲理。
「人間萬事」不但有理、有事、有知識、有趣聞,還有隱喻、有明示、有現象的分析、有問題的探討,尤其大師對各種問題的產生,往往有另類看法。例如,談到「家庭暴力」,一般人總認為施暴者大都是男人,女人多數是受害者。但是大師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他認為女人喜歡嘮叨,生性比較多疑,而且容易訴苦、怨恨,所以女人施給男人的語言暴力、精神虐待,其實也是一種家庭暴力。
大師善於從逆向思考,引導人們在談笑風生之餘,進而深思人生的哲理、探討人生的問題,繼而找出突破困境的方法。「人間萬事」是大師人間佛教「生活佛法化、佛法生活化」的再一次具體呈現,也是大師生活與佛法的智慧結晶。
大師平日弘化世界,仍然答應在忙碌倥傯的行旅之中勉力撰文。大師不辭勞苦,效法常精進菩薩「永不休息」的精神,就是對大眾最好的無言說教。
「人間萬事」近日結集成書,全套分十二冊,包括:人我觀、價值觀、人生觀、生活觀、道德觀、社會觀、倫理觀、時空觀、歷史觀、生死觀、生命觀、修持觀。幾乎是面面俱到、次第分明引導大眾自我關照,例如在第九冊「歷史觀││往好處去想」裡,大師提到:一九九三年,我到南非南華寺主持剃度大典,由於當地百分之七十是黑人,因此有不少黑人皈依佛教,其中有十個黑人發心要剃度出家。典禮結束後,我召集他們談話,對他們說:「黑色是世界上最美麗的顏色。」希望藉此鼓勵他們不要因為膚色的緣故,自我輕視。其中一位黑人徒弟說
:「師父,我們身上黑色的皮膚,一輩子也改變不了,所以我們學佛出家,希望我們的心變得純白無染,漂白我們原本黑暗的命運。」大師讓我們看見正向思考的力量。
娑婆是苦,如何了生脫死,能夠面對苦不以為苦,面對死亡不畏懼,正如佛學及心理學研究名家鄭石岩教授所說的,在《人間萬事》這套書裡,「一篇篇的短文,言簡意賅,法義清明。現代人都很忙碌,又生活在競爭和緊張的社會之中。於是,這本書很適合放在案桌上,隨時取閱。當你心煩時,信手拿來讀一篇,像是清涼三昧水一般,能熄滅種種障礙。當你晨起或午休之後,隨意讀一兩篇,能增進覺照之力,讓生活與工作更加順利。」
案頭有一套《人間萬事》,可解人間萬事,恩怨情仇諸般煩惱何有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