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桓帝,還是蠡吾侯的時候,甘陵國人周福教他讀書;登基後,延聘周福為尚書。當時,同是甘陵人的河南尹房植,也有名望。鄉人遂編出歌謠:「天下正道有房植/靠當老師做官有周福。」兩家的學生門徒,互相譏嘲。甘陵知識份子遂分為南北;黨羽派閥,開始出現。
甘陵南北兩派的對抗,是中國知識份子,因「師承」不同,而發生火併的起跑槍聲。在此之前,不過口頭攻擊;之後,更升高成為武鬥。
甘陵的內鬨,大概是房植先行動手,從歌謠的內容可看出他對周福的心理反應,如果不是壓根瞧不起,則一定是妒火中燒。周福可能爛竽充數,陰差陽錯的當了皇帝的教師,又因緣附會的當了宮庭秘書,可是歷史上這一類的人,車載斗量,自會沉淪消失。但經過房植這麼一鬧,周福反而名垂千古。
然而,黨派的建立,應歸因於「護師動物」的折騰。學生門徒一旦墜入「護師」的漩渦中,便天昏地暗,既看不見真理,也看不見是非,只看見因「護師」而得到的眼前一點點小小利益。
中國需要的是尊師,而不是護師。尊師的意義是:「凡是把握真理的人,都是我師。」護師動物則不過一群封殺異己言論的黑社會打手;使聖潔的學術領域,是非完全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