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縣民爆料 相關單位否認 用人單位缺乏管理問題浮現 政策恐淪為做人情管道
【本報台南訊】政府「短期上工」立意良善,但因各用人單位自有主張,各縣市政府又缺乏統一規則進行管理、督導,形成「各地為政」的情勢,也使得這項政策成效大打折扣,甚至淪為地方首長做人情的管道。
台南縣一名失業居民指出,仁德鄉公所帶班人員每天開車把臨時人員載到指定地點就消失不見,兩小時後再把人載回公所,然後回家做生意,下午再把人載出去兩小時就下班。
他說,鄉公所短期上工消息從沒公開,一般民眾根本都不知道,工作機會全都給「有關係的人」,上述的帶班人員更是「後台很硬」,鄉公所員工即使看不下去,也莫可奈何。
他表示,政府的短期上工政策,明顯有漏洞,許多人打混摸魚、靠關係,根本就是浪費公帑,幫助不了真正失業的民眾。
對於民眾爆料,仁德鄉公所、台南就業服務站各有說法。
仁德鄉公所清潔隊長林坤益表示,目前有十多名短期就業人員協助清理環境衛生,但清潔工作很難估算時間,排定的事情提前完成下班,難免引發誤會;他強調,「並未發現有人開小差」。
台南就業服務站人員說,政府各單位自行提供人力需求,透過就服站發布,登記的人要先經電腦抽籤,再經各單位考試才會錄用,但鄉鎮公所自行提供的工作如何用人,他們並不清楚。
歸仁鄉公所則表示,短期就業工作機會事先都會上網公布訊息,因名額不多,通常才公告就額滿,來不及登記的人難免不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