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患未告知曾做雷射近視手術 度數計算錯誤 謀求改善 再挨一次刀
【本報台北訊】一名白內障患者在接受人工水晶體置換術時,沒對醫師說曾做過雷射近視手術,導致度數計算錯誤,術後原本高度近視,突然變成遠視,視力嚴重受損。為挽救視力,只好再接受一次水晶體置換手術,才改善遠視,但接連兩次手術,患者視力變差。
林口長庚醫院眼科主治醫師陳永豐表示,白內障患者曾接受過雷射近視手術,忘記告知病史,而醫師又疏忽,就可能讓患者從大近視變成遠視。
陳永豐指出,水晶體也有度數,雷射近視手術之後,水晶體計算公式變得更複雜,如果醫師仍然以一般公式評估,就會算錯水晶體度數,可能導致遠視。提醒做過近視手術的民眾至眼科就診時,一定要主動告知,以避免再開一次刀。
此外,馬偕醫院眼科主任鄭惠川表示,約兩成年輕型白內障患者係因外力傷害所造成,包括運動外傷、高壓電擊、鉛筆刺進眼睛等,通常在外力傷害事件後的三至六個月,白內障才會出現。
一名騎機車搬運貨的四十多歲女性,綑綁貨物時不小心被橡膠繩給打到眼睛,沒想到,幾個月後視力只剩下零點六,檢查發現,受傷的眼睛出現白內障及青光眼,需長期服用藥物,以減緩視力惡化。
台灣每年有近十二萬人接受白內障手術,陳永豐指出,目前以多焦點人工水晶體的費用最高,一顆就要六萬元,如果換雙眼,就要十二萬元。盡管可以一次改善近視、老花、遠視等問題,但並非每個人都負擔得起。
中央健保局自九十六年十月一日起開放白內障手術「特殊功能人工水晶體」部分負擔,民眾還是選擇傳統健保給付的水晶體,僅需自費幾百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