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文薈》詩樂琅琅 詠春 明志

陳依喜 |2009.02.22
511觀看次
字級

二月十四日,是情人節,當坊間熱炒情人活動,我應邀往台北賓館,出席由國家文化總會舉辦的「二○○九新春文薈」活動。日據時期的西式建築「台北賓館」,是總統府的庭園,可以說是鬧中取靜;早春的陽光下,鹿港聚英社南樂團演出南管什音合奏「水月耀光」、「竹節舞-綿答絮」,園中鳥叫蟲鳴時而相和,平添寧靜宜人的雰圍。(圖/國家文化總會)

「新春文薈」是文化總會一年一度的活動,藉此讓藝文界人士彼此聯誼,馬總統以國家文化總會會長的身分出席,他引用一九九五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詩人Seamus Heaney曾說過的話:「詩歌的目的是激發更多的詩歌」,並率先朗誦一九三二年楊華寫的一首短詩「心弦」:



春返來了,

蝴蝶穿了華麗的新衫,

在花上跳舞,歡迎。

溫柔的春呀!

當你鋪滿了郊野的枯草,

伊就發了青春翠翠的嫩苗!

輕盈溫柔的春雨,

洒到枯槁的樹枝,

伊就穿了新衫。

花紅了,有粉蝶繞著伊跳舞,

柳綠了,有小鳥伴著伊謳歌,

詩人呵,唱些快樂的歌曲呀!

一碧如油的草場中,

草花開了,鳥仔在唱歌,

這是詩人的舞臺。

呵,美滿快樂的春光!



余光中、陳千武、楊牧、莫那能、鄭愁予五位詩人也先後朗誦自己的作品,余光中吟誦「兩個情人節」與「讓春天從高雄出發」:「華倫丁前五天是元宵,連過了兩個情人節,是老了兩歲呢?我們還是年輕了兩歲?」詩人陳千武的「蓮花」,楊牧的「時光命題」、「生命故事」,莫那能吟誦「失去青春的山」,從美國趕回來的鄭愁予,吟頌了「橋的邀請」、「三角的波浪」。

早自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開始,文化總會即由總統接任會長,目前文化總會要推動的工作很大一部分是能夠緊密結合文化界,把文化從制度、產業等方面推動發展;而新春文薈活動則自民國八十一年開辦至今。

總統指出,在服務業當中,觀光、金融、醫療健康照護及文化創意可謂是四大旗艦產業,其中文化創意產業方面,台灣有許多人才與豐富資源,具有很大的發揮空間。蕭副總統最近已陸續舉辦一場接一場的圓桌論壇,希望能結合文化界的意見,供政府作為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的依據;而劉院長近期也與文化界開會,並指定由政務委員曾志朗大力推動。

會後茶敘時間,馬總統和桂冠詩人們在煦煦微風中,喝茶談藝文,他說:「經濟不景氣,文化界也飽受衝擊,有些文化團體難以為繼,蕭副總統、劉院長跟我,都非常積極的希望,能夠盡速的把文化創意產業,能夠推動起來。」

充滿詩意的茶會,十分簡單純淨,空氣因詩的言語在南管音樂中流動,而顯得豐富而溫潤。總統和桂冠詩人們輕聲談著文化使命,我想起歌德在浮士德中有兩句話:我有敢於入世的膽量,下界的苦樂我要一概擔當。而鄭愁予先生的「……世界上也沒有一個海峽如此包容。是這麼多層面的、多觸角的、多激情的人啊!人文的溫床、也正是這三個群島相濡的波浪構成生存的連線;而受上天之賜啊!有巉岩之奇、具氣象之妙、是用美麗來相助守望的美麗的三角……」也隨著春風,在耳際掀翻如無盡的白色浪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