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教育的普及,家庭型態的轉變,婦女就業的機會大為增加;這幾年經濟不景氣,更促使婦女或外出工作,或兼個副業,多多少少地貼補家用。
不管社會環境怎麼快速的變遷,大多是的男人心目中仍多為「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男主外,女主內」等的觀念,所以一旦結了婚,就希望趕快有小孩。可是女性的想法就不一定是這樣了,首先就是為什麼要這麼快結婚?一結婚就被綁住了,就是要趁還沒結婚既可以消遙的生活幾年,又可以藉機闖一闖事業,甚至何必要結婚!
其次,一旦結了婚,太太跟先生一樣工作賺錢,為什麼下班回家,先生就可以看報看電視,而太太就要在廚房忙做菜做飯?此外,又為什麼孩子的事就是媽媽的事?爸爸就不用管嗎?諸如此類,現代的生活與傳統的觀念衝突的時候,應該如何調適呢?
我個人在十五、六年前,也曾面臨過這種處境。當時,剛好有一個出國進修的機會,但一出國就要三、四年,我們學校其他老師的經驗,多是自己一人出國,寒暑假時候,太太再帶著小孩去探親兼旅遊;而我可能有點大男人吧,又滿重視家庭生活,可不想一家分兩地?
我太太當時也是政府機關的中階主管了(可見在婚前也工作相當時日了),我想一定要有個具說服力的理由,才能讓太太、小孩和我一起走。最後,我硬著頭皮跟太太說出心中的希望,我的說法是:
一、人生不過數十寒暑,能夠有三、四年的時光到另一個國度去體會一下別人的生活方式,也算是人生的另一種體驗。
二、兒子剛好小學畢業,趁此機會給他經歷另一種學習方式也不錯。
三、如果適應得來,太太也可以跟我一起進修啊!
四、這樣一家人還是可以在一起,而不是什麼事都太太一個人忙。
由於當時沒有留職停薪的做法,我太太若不做,就是得辭職,所以犧牲可說是滿大的。幾經考慮,太太決定辭職,而且真的把當時暑假後又可以升一階的穩定工作給辭掉了。
我內心當然是非常感動,很明顯的看到她對我們這個小家庭的重視與付出,所以出國後我當然就要對她更加體貼囉!體貼的結果,就是半年後得到震撼的結果─老婆懷孕了,老大老二差了十三歲,再次回到育兒的生活,忙碌而溫馨、喜悅。
到底女性在家庭與事業之間孰輕孰重?就我個人觀點,兩者之間應該可以不相矛盾。重點是要互相溝通、體諒,如果彼此能感受得到另一方的擔心與關心,而不是光一味的指責對方,相信就可以協調出平衡點。更何況現在大多是小家庭,得靠夫妻兩人好好營造家庭氣氛,既然都是為家打拼之時,當然更要展現出關懷、同理、柔性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