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受到南韓出口下修、南韓十年期公債流標等空頭重創影響,韓元十七日早再度急貶一度重貶破一千四百五十大關,再次引爆了亞洲貨幣間的競相貶值,不僅台幣重貶一點零九角,新加坡幣也出現大幅走貶。
外匯市場人士指出,韓元受到下修經濟出口衰退影響,早盤韓元及韓股雙雙重挫,其中韓元更是從十六日收盤時的一千四百二十七一度貶破一千四百五十大關,韓元、韓股重跌,此舉也使得亞洲貨幣、股市競相大跌。新加坡幣十六日的一點五○直貶至一點五二 ,反倒是人民幣相對抗貶,匯價大致穩在六點八三五附近。
在七大工業國家(G7)才剛開完會,確定穩定金融市場安定,肯定人民幣匯價擴大波動幅度的努力下,亞洲貨幣卻在韓元狂貶下,再次引爆了新一波的亞洲貨幣競相貶值的競賽。
雖然各方均明白,在不景氣聲中,貶值也激勵不出多少「出口訂單」,但不貶值,就等於將市場往外推。
而台灣雖然和南韓同為競爭對手國,但台灣局勢優於南韓,只是受到全球出口萎縮,台灣再好的競爭條件似乎也一樣困入愁城,因此,在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各國貨幣競相貶值情況下,台灣央行只能順勢引導台幣貶值。換言之,只要亞洲貨幣競貶壓力不停止,台幣貶值壓力永遠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