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世--文化墓誌銘

 |2006.03.14
693觀看次
字級

龍應台真愛講話,她因中國大陸中青報「冰點」停刊事件寫給胡錦濤一封公開信,引發港台報章大論戰,方興未艾之際,卻在眾聲喧嘩中,又輕舟過山,在報刊再度出擊,痛陳台灣是「文化假拜拜、一片塑膠花海」。

龍應台指台灣舉辦的節慶文化活動,大半是「塑膠花」,忽視自己存在的文化元素,汲汲營營的移植外來文化元素,或截取淺薄時髦的元素,作為節慶文化活動,跟著熱鬧和媚俗,自無從產生具有在地性的文化內涵。

我們不是一向自傲為泱泱文化大國嗎,為何會變成這樣?答案是政治,在台灣政治是短線操作的投機股,文化是長期投資的績優股。我們只有投機政客、沒有投資達人。

其次,文化成為政治附庸、文化為政治服務,被政治操作,文化成為政治人物的化妝品,各式各樣的施政報告是文化的牢籠,文化被困在唱高調的字裡行間,卻走不出一條路來。

最後,文化被意識形態所扭曲,政治人物一心要讓李白與蘇東坡變成外國人,要抹殺中華文化。於是,所謂的「文化祭」,是在宰殺鮪魚與翻車魚,是大吃大喝,是外國東西充斥,看不到自己。

看看國外的節慶文化是根植於自己的土壤,依據春夏秋冬節氣所產生的生活韻律、或是長遠的宗教、歷史和美學所延伸出來的文化元素。我們除了會學外國放個煙火,還有什麼文化內涵?

初春三月,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好個龍應台,好在我們還有個龍應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