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改善腕隧道症侯群的症狀,首先應去除日常生活當中可能的誘發因子,減少手部不當的姿勢及重複性動作;當症狀輕微不影響日常生活時,治療的重點只需注意避免手腕過度勞累即可,建議可採取下列六種方式加以預防:
1.日常活動加以改變:盡量避免手腕反覆或重複彎曲的動作,或長時間手指或手腕的使力動作,例如打電腦、切菜、刷洗鍋具酘酘等等;若是必須做反覆手腕的動作,建議民眾應該每隔十五分鐘,或至少每小時要休息十分鐘,讓手腕放鬆、休息。休息時,可以做手部的伸展運動。
其次,打鍵盤時,手腕要盡量維持在平直位置,避免向下彎曲或向上挺起。因為手腕保持平直時,腕隧道的通透性最好、最不容易壓迫到正中神經。
2.休息及保護:多休息可避免腕隧道症候群患者的正中神經及肌腱發炎。另外,復健治療師所設計的手腕關節運動,也可以讓神經肌腱在腕隧道內滑動得更平順,通常都有不錯的成效。
在罹患腕隧道症候群的初期(急性期),必須前往復健科尋求治療,同時最好量製「手腕固定支架」,把手腕固定在背屈約十度至二十度的位置,避免手腕彎曲過度,便可達到保護手腕的目的。
一般說來,此固定支架,通常都可至大型藥局找到合適的商品,必要時,亦可委由復健科的職能治療師專門設計及製作,它可以讓腕隧道有較大的空間,進而減少神經所受到的壓迫,病患在白天和晚上都可配戴。
另外,可以在手腕下墊軟膠或摺疊的毛巾,讓手腕可以放在上面支撐,可避免手腕的持續使力。也可以考慮戴護腕,幫助手腕固定在平直的姿勢,以保持腕隧道的暢通。
3.復健治療:復健治療的項目包括有:超音波、經皮電刺激、紅外線、熱敷、水療、蠟療酘酘等等,保持手腕的溫熱,使手腕的血液循環較佳,肌腱較不容易發炎。
4.藥物治療:常用的藥物包括了非類固醇類止痛藥、血液促進循環劑、維生素B群、利尿劑、一般酸痛藥膏等。
5.局部注射:腕隧道症候群患者嚴重麻痛且影響日常生活時,可考慮「局部注射類固醇」的治療方法。此舉可立刻緩解症狀,但大多只是短暫性的效果,因此並不建議病患經常注射。
6.手術治療:若手腕神經已經嚴重受損,甚至開始肌肉萎縮時,病患必須考慮儘早接受手術治療。但動完手術後,病患要記得進一步尋求「復健治療」,協助受傷的肌肉恢復功能,以期達到最好的療效。
醫師呼籲,經常感到手指麻痛、手腕不舒服或無法使力的民眾,應盡快尋求復健專科醫師的協助與診察。若罹患腕隧道症候群,卻一直輕忽不理,手腕神經壓迫太久而造成不可逆的受損時,會連手術治療也無法痊癒,千萬不可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