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朱慶芳台北報導】陳麗珍當了兩年公車司機,曾經以多變的造型留給乘客深刻的印象,吸引過許多媒體跟車報導,她的創舉替首都客運建立了口碑,沒想到「最佳女主角」當了兩年就辭職了,在民生社區開了一家尋寶屋,整天綁在店裡,她說:「我覺得人生有許多事要體驗一下,但不一定要戀棧,我的角色體驗都是經過規畫的,這樣才能傾全力做好該做的事。」
長得一張娃娃臉的陳麗珍看不出來有兩個念大學的孩子,她笑著說:「我很早就踏入社會工作,是財務人員,做滿二十年退休,之後才嘗試開公車的。」為了表現二度就業婦女的優點,陳麗珍總是爭取別人不做的工作,排班時段和專業能力都加倍自我要求,為了給乘客愉快的乘車經驗,她於特別的日子做特別的打扮,元宵節車上掛著燈籠、耶誕節穿著大紅袍扮耶誕婆婆。
陳麗珍說:「喜歡打扮是我的天性,我更喜歡和客人聊天。」現在不開公車了,一樣和客人閒話家常,她的記性特別好,腦中不知不覺累積了客人的作息表,守著店也能知道什麼時候有什麼客人會上門,就像開公車滿街跑也能知道那一站有那位客人會上來,這是因為認真工作而養成的直覺。
陳麗珍的二手衣店鋪小而美,牆上掛著她當公車司機時的報導和圖片,那是一種生涯角色的詮釋,用穿著和打扮來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現在賣二手衣須要什麼來詮釋?陳麗珍一身合宜的打扮,也是從自己店裡挑出衣裙來搭配的,看看她,你就知道尋寶屋是為識貨者而設的,是寶不是寶?端看個人的態度和眼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