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香港電】中國大陸相聲演員郭德綱自春節以來,媒體播出一系列他的相聲秀及人物訪談,使他的草根相聲日益被大眾喜愛。他謙虛地說:「我成名的原因絕不是我個人有多大能耐,而是因為相聲自身特有的魅力,及創造這門藝術前輩的努力。」
三十三歲的郭德綱是天津市紅橋區人,早年在天津進行十年的相聲曲藝童子功鍛鍊後,為了想混出一點名氣三進北京,最落魄時身無分文賣呼叫器得了十元人民幣(約台幣四十元)充飢。
痛定思痛後,他組建德雲社,在北京天橋地區為群眾演出,經十年風雨,深受老百姓喜愛,甚至創下返場二十二次的相聲演出紀錄。
郭德綱會說六百多段傳統相聲、評書、大鼓、快板、反串小戲、太平歌詞,尤其是傳統相聲,到他嘴裡,全都加進流行的時尚術語。他的相聲裡有金庸、超女、美國總統、大話西遊等,都是民眾熟悉的題材。
大批忠實聽眾,為了能在現場聽郭德綱說相聲,特地從天津、河北,甚至香港、台灣到北京來,捧他的場。他在台上說上句,台下的相聲迷就能齊聲對出下句,成為郭德綱相聲秀的獨特風景。
郭德綱用相聲告訴人們,在生活中遇到尷尬如何超越,他復歸了相聲的平民意識。一些相聲人士認為,郭德綱用純粹的百姓語言來嘲諷身邊事,而不是用誇張的「小醜化」的身體語言來搞笑、娛樂觀眾,非常貼近群眾,是他成名的要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