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高僧建千年古剎 山東驚現

人間社記者觀璟 |2009.02.12
902觀看次
字級

求那跋摩1500多年前建造銜草寺 石塔保存完好 展現佛教輝煌歷史

【人間社記者觀璟綜合外電報導】中國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崮山發現一座古剎,經考證距今有千餘年歷史,是濟南地區較早開創,也是唯一由古印度僧人興建的佛教道場,令考古界十分驚喜。

濟南市長清區崮山辦事處關王莊村南發現的銜草寺,經由濟南市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館員王晶多方搜尋資料考證,確認是由古印度和尚求那跋摩於一千五百多年前建造。

在南北朝初期,古印度北天竺罽賓國(今興都庫什山以南及克什米爾一帶)為大乘佛法發源地。求那跋摩出身於罽賓國貴霜王朝時期的王室,年少時隨父潛跡山澤,二十歲受戒,號「三藏法師」,洞明九部經論,博曉《阿含經》,誦經百餘萬言。罽賓國國王駕崩後,群臣推薦求那跋摩繼承王位,他堅辭不受,孤行山野,遁跡人世。

求那跋摩先到獅子國(今斯里蘭卡)傳法,應南朝宋文帝之請,渡海到廣州,在今廣東韶關建立禪堂,宣講佛法,之後敕住江蘇南京祇洹寺,譯經眾多;元嘉十年(四三三年)至泰山山脈的人頭山,建造銜草寺,四年後於祇洹寺圓寂,享年六十五歲。

王晶說,銜草寺所在的人頭山,是泰山山脈向西北延伸的餘脈,群山環抱,蒼松翠柏,山勢奇異,叢林茂密,頗有佛教深藏大山叢林的神秘感。

根據史料考證,正式將佛教傳入山東地區的朗公法師,於前秦苻堅皇始元年創建朗公寺和靈岩寺,而銜草寺只晚八十年左右,是濟南地區年代較早,也是唯一由古印度僧人創立的佛教道場。

銜草寺現存文物有一座元代建造的石塔,承襲了唐代以前獨特的平面方形風格,石塔上沿轉角處有龍首四齣,造型蒼勁,又保存完好,十分罕見;西面有石拱門,門楣上遊龍戲珠浮雕,古意盎然,展現佛教文化的輝煌歷史。

石塔西南方矗立一座鐘型墓塔,是元代浩公禪師的壽塔,造型雄偉,雕工精湛,有研究濟南地區石墓塔結構風格的價值。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