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不少國中小學生一邊看電視,一邊吃飯,或一邊聽音樂,一邊寫功課。一項針對台全國中小學生時間管理調查顯示,多數學生因為「一心多用」,可以在二十四小時內完成三十二小時以上的活動。
金車教育基金會總幹事曾清芸認為,讓孩子養成「專心」比「一心多用」更重要,孩子長期忙碌,易焦慮、怕無聊、無法等待,反而易分心,更有可能加速胃潰瘍、高血壓等疾病提早報到。
金車教育基金會和雲林科技大學去年十二月針對全台一千七百二十位國小五、六年級學生,以及國中一、二年級學生進行時間管理問卷調查,回收一千五百二十六份有效樣本,男女各半。
結果顯示,國中小學生一天平均睡眠七小時以上,學校上課近九小時,但仍可玩線上遊戲、看電視,也就是在二十四小時內完成三十二小時以上的活動;假日可睡八點三小時,完成三十點五小時的活動。
問卷發現,中小學生花在看電視、線上電玩、電影、聽廣播及音樂等媒體娛樂時間,平日有五小時,假日增為八點四小時;居次的社交運動包括線上聊天、講電話、運動、戶外活動等,平日有二點六二小時,假日達四點五三小時。
不過,包括看課外讀物及藝文活動等文化活動,平日只有零點八七小時,假日只稍稍增為零點九七小時。
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所所長陳其昌表示,小孩一心多用、向大人看齊並不好,孩子除了會焦慮,學習會分心,且只能跳躍式學習,學習不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