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最深佛塔地宮 體量最大宋代鐵函 工藝最精七寶阿育王塔 創下紀錄
【本報綜合報導】中國二○○八年度十大考古發現評選活動全面展開,南京地區以大報恩寺遺址為首的三個專案,將向無緣八年之久的「十大發現」再次發起衝擊,專家表示,大報恩寺遺址地宮發掘成果有望入圍。
說到過去一年南京地區的考古發現,最激勵人心的自然是大報恩寺遺址考古發掘。從打開地宮、開啟鐵函到請出阿育王塔,歷時五個多月的發掘工程,為考古界留下了一連串的紀錄:此次發現的北宋長幹寺真身舍利塔地宮,是迄今發現的深度最深的佛塔地宮,對研究宋代地宮及舍利埋葬制度、南北方地宮形態結構差異等問題有重要價值;地宮內出土的鐵函是目前地宮中所見體量最大的宋代鐵函,是研究宋代鑄鐵工藝的珍貴實物;至於體量最大、製作工藝最精的七寶阿育王塔,更是被稱為考古界和佛教界的「驚世大發現」。
此前杭州雷峰塔地宮出土的寶塔被稱作阿育王塔,其實是沒有客觀依據的,而南京發現的阿育王塔既有記載又有實物,為阿育王塔的形制提供了真實範本。專家認為,雷峰塔遺址考古發掘曾入圍二○○一年的十大考古發現,相比之下,無論是出土文物價值,還是學術研究價值,大報恩寺遺址考古發掘都比前者更具轟動意義。
一位考古專家表示,從評選標準來看,南京申報的三個專案中,大報恩寺遺址無疑是最具競爭力的一個。「有了兩次電視直播和國內外媒體的造勢,大報恩寺遺址考古發掘已經名聲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