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媽咪新視界】正向管教 VS. 酷刑體罰

汪詠黛 |2009.02.04
1178觀看次
字級

每當和朋友聊起有關親子問題、學校教育時,通常大家的觀念都很相近,唯有關於體罰這件事,常分兩派激辯。主張體罰者,最振振有詞的理由是:棒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不主張體罰的一派,理由也只有一點:尊重人權。

寒假過完後,又是一個新學期的開始,黛媽咪的新年新希望是:每個孩子都能遇到有愛心的好老師,每位老師都能教到貼心的好學生。

有朋友笑我,這難度太高啦!但是我不這麼認為,因為我對「愛心老師」、「貼心學生」的定義很簡單,要求也不高,應該是不難達成願望。

在我心目中,只要是有專業能力、有教學熱誠,更重要的是懂得正向管教,不會動輒以辱罵、體罰來對待學生的,就是宇宙無敵超級有愛心的好老師。

至於「貼心的好學生」就更簡單了:不論智商有多好、考試分數有多高,只要遇到老師時會真心問好,能體諒老師傳道、授業、解惑的苦心,不故意跟老師嗆聲、唱反調,都是校園裡值得貼紅榜、放鞭炮加搖螢光棒的貼心一族。

仔細看看,以上開出的條件,一點都不困難、一點也不算「太超過」嘛!這些不都是老師和學生應守的「本分」嗎?

每當和朋友聊起有關親子問題、學校教育問題時,通常大家的觀念都很相近,唯有關於體罰這件事,常分兩派激辯。

主張體罰者,最振振有詞的理由是:棒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

雖然已經進入科技進步的二十一世紀,但他們多半以自身成長的經驗為本,認為祖先傳承下來,體罰這種「愛孩子」的方式是對的,而且堅信孩子皮肉受痛才會記取教訓、才會懂得「不貳過」,認為體罰是「最快速達成效果」的管教方式。

不主張體罰的一派,理由也只有一點:尊重人權。

人權,當然包括兒童權;他們認為,大人可以運用很多種正向管教的方式與措施,所以不應該以「大欺小」的體罰方式,侵犯孩子的「身體自主權」。何況,體罰是一種暴力行為,會有複製的惡果,代代相傳,只會製造出更多習慣以拳頭、暴力方式解決問題的人。

這種「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爭辯,我通常都會用一句話來請教雙方:請問您喜不喜歡被打?

只要是精神正常的人,當然沒有人會「喜歡」挨打。既然如此,該不該體罰,答案就很清楚了,因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啊!

過年前,在報上看到同一天有兩則校園體罰事件:

一則是發生在台中縣一所國中,體罰學生的方式像酷刑,如以肛門頂住棍子半蹲、頂著大太陽搭拱橋、學鴨子走路等等。訓導主任出面解釋,因為這些學生「冥頑不靈」,雖然體罰行為確實不對,但他強調,施罰的老師非常「認真負責」。

另一則是花蓮某國小一位導師,因為學生忘了帶環保筷,還公然頂嘴,被老師痛打屁股十分鐘至傷痕累累。事情鬧開後,班上一些家長出面,力挺導師是一位「盡職」的好老師,並指責該生平日就是令人頭痛的孩子。

其實,「認真負責」、「盡職」,和明知違法卻恣意體罰,根本是兩碼子事,不能因為老師認真教學,他就有權力和藉口可以任意體罰學生。這就好比有人位高權重,嘗到「絕對的權力,絕對的腐化」滋味,有機會A了政府或企業好幾億元,一旦東窗事發,只要他說得出曾經有過的政績,難道就可以功過相抵、一筆勾消了嗎?

現在的孩子不好管教,相信許多父母、師長都會點頭同意這個事實,但我不認為大人就應該以此做為體罰的理由;如果孩子真的很「牛」,不妨讓我們一起發願:虛心學習更多正向管教的好方法,增長更多教養孩子的智慧,用更寬容的愛心和這些調皮搗蛋的「小菩薩」一起成長吧!

(本專欄隔周三見報)



★【黛媽咪幸福花園】部落格:http://blog.chinatimes.com

/melodywang101/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