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金融體系去年經歷逾半世紀來的最大風暴,銀行業紛紛請求政府紓困,大量美國人因此失業,但美國各大銀行卻熱中引進外國人擔任高薪職位。
美聯社檢視銀行業申請勞工部的H-1B簽證時發現,有十來家總共接受政府一千五百億美元紓困的銀行,過去六年為超過兩萬一千八百名外國人申請簽證,雇用他們擔任資深副總裁、律師、投資分析師和人力資源專家等高薪職缺,平均年薪是九萬七百二十一美元,將近美國家庭中間所得的兩倍。
美國公司喜歡雇用外國人,因為即使是有高度技能的外國人,也可按政府規定薪資範圍的最低水準給薪,而且雇用高等學歷的外國人擔任一般職位,也不會被視為大才小用。H-1B簽證允許美國企業臨時雇用外國人,從事需要專業技術與高等學位的工作,這類簽證通常和高科技人員有關。
這十來家銀行二○○八會計年度共提出四千一百六十三件簽證申請案,比二○○七年的三千兩百五十件增加了近三分之一。美國政府並未公布這些銀行真正雇用了多少外國人,最後實際雇用的數目可能只占兩萬一千八百件申請案的一小部分。
國會參院財政委員會的共和黨籍議員葛拉斯理和民主黨籍議員德賓,正推動立法修改簽證計畫,規定雇主必須「先召募美國人」。
羅徹斯特理工學院公共政策助理教授希拉說,使用納稅人的錢,就應該嘉惠美國,不應把納稅人應該享有的工作和福利流失出去。
但紐約市長彭博認為,獲得更多的世界人才,能使美國金融公司在全球競爭中處於更佳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