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珩綜合外電報導】世界第一座國家博物館,也是最早的公共博物館之一大英博物館,為慶祝開館二百五十周年,舉辦系列紀念活動,包括在英國主要城市的「中國—東方之旅」藝術品巡展。
此次巡展,將持續到二○一一年,百餘件展品,年代從三千年前至三年前,分信仰節慶、藝術娛樂、語言書法、技術發明、飲食文化五項主題,透過展品呈現佛教、道教、儒家學說的發展,以及相關精采節日。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中國流失文物多達一百六十四萬件,被世界四十七家博物館收藏,大英博物收藏最多,達二萬三千件(約有二千件長期陳列),品類繁多,包括刻本、書畫、玉器、青銅器、陶器、飾品,這些典藏品與古希臘、古埃及藏品等成為該館最珍貴的人類文化遺產。
大英博物收藏的佛教文物有六朝時代的金銅佛、隋代白色大理石佛像、魏晉石佛經卷、南北朝佛首、國寶級敦煌畫卷及經卷、中國波羅密佛經的最早版本、宋羅漢三彩像、元代金剛銅像、四十五卷明代《永樂大典》;另外,還有現存最早的中國絹畫—東晉顧愷之「女史箴圖」的唐代摹本、罕見明代關羽騎馬像等。
十九世紀中期以後,數名西方探險家以科學考察為名,多次深入中國西北地區,掠取大量文獻文物,其中,以匈牙利人斯坦因和法國人伯希在敦煌藏經洞掠取的文物最多。敦煌藏經洞四萬多件經典書稿,大英博物館就收藏一萬三千多件。
長久以來,中國、希臘、土耳其等國都要求大英博物館歸還其所屬文物,但該館以更妥善保護為由,堅持持有這些珍貴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