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車庫傳奇」是科技史重要一章,像蘋果電腦就是賈伯斯幾個臭皮匠在車庫所發明,Google的搜尋引擎也是在車庫裡出生來的。時至今日,業餘愛好者開始在家裡做「基因工程」。
「美聯社」報導,這些業餘玩家使用自製的實驗設備,發揮從網路自學的科學知識,希望運用基因工程創造新的生命形式。三十一歲的電腦程式設計師梅瑞蒂絲‧帕特森,她就在自家餐廳改造優格菌,讓它碰到三聚氰胺就會泛綠光。
帕特森學習基因工程的途徑有二,一是讀科學論文,二是上網路論壇。她以不到一百美元的價錢,向一個生物供應公司訂購水母DNA來做綠色螢光蛋白質,又自己做實驗儀器,包括一具成本不到二十五美元的DNA分析儀。
許多人認為,這些未來的比爾蓋茲可能正在車庫裡研發某種癌症療法;也有人認為這群只求知識,不謀其利的「生物駭客」非常酷。
美國麻州劍橋有個叫「DIYbio」的組織正在成立一種社區實驗室,供民眾使用化學品和實驗設備。共同創辦人是二十四歲的考威爾,大學主修生物學,他說,「科學可以很『性感』、很好玩、更像遊戲,因為無拘無束的創意,可能產生重要的發明。」
但此舉也引來不少批評者,國際生物科技觀察組織「ETC集團」警告,業餘實驗室或其他非正式實驗場所的安全防護不足,合成生物可能逃出掌控,引起難以治療的疾病,或難以預料的環境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