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振興案擬要求企業拒外人 歐洲示威潮蔓延 本國勞工討優惠 各界憂慮加深衰退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國會眾議院一月二十八日通過經濟振興方案時,附加「買美國貨」(Buy American)條款後,本月二日要審議這套方案時更有議員推動「工作雇用美國人」(Hire American)條款。兩位參議員主張,接受振興方案援助的企業,今後進用新員工時必須查證員工的美國公民身分,確保雇用的是美國人,而不是非法移民。
該條款目前支持度尚不明朗,但它具有濃厚的保護主義色彩,容易引起他國報復。尤其保護主義的氣焰早已正在全歐蔓延,英國、西班牙與法國等地相繼出現示威罷工潮,美議會此時欲在振興案上附帶「愛國條件」,令外界憂慮恐加深全球衰退。
批評聲四起 白宮將檢討
美國參院日前通過八千一百九十億美元(台幣二十七兆六千六百億元)振興方案時,要求接受政府協助的企業需在產品與器材上購買美國貨,如今又增加「雇用美國人」條款,不但已引起加拿大和歐盟等貿易夥伴強烈抗議,美國許多重要廠商也深知其中利害,已公開反對。
民間智庫「皮特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柏格斯坦指出,這些條件都是保護主義浪潮下的措施,美國當年實施類似做法,歐洲立刻效尤,冤冤相報,變成經濟大蕭條的主要禍因之一,前車之鑑,歐巴馬總統應該引以為戒。目前白宮已回應,表示將檢討「愛用國貨」的條款。
英法西班牙 抗議聘外勞
經濟國家主義的情況也在歐洲各地蔓延,法國、希臘和冰島等國對經濟議題的示威潮已蔓延至英國,各地都有民眾要求禁用外國勞工。
在英國,首相布朗正面臨類似考驗,由英國東海岸林賽煉油廠上千名員工發起的抗議活動正蔓延至全國。他們抗議煉油廠所屬的法國道達爾石油集團(Total)將價值二點九億美元的合約簽給一家義大利公司,而該義大利公司將聘請外籍勞工,造成英國本土勞工權益受損。
西班牙政府則要請外籍勞工回家。在過去經濟起飛時期,西班牙營建業吸收上百萬移民,但政府現在提出給付合法移民應得的失業補助,請他們返回母國,而且至少三年內不要回來。至今,只有一千四百人接受。
法國民眾要求政府盡力保障國內工人飯碗,國會在上周通過二百六十億歐元的振興方案則表明,大型基礎建設將獨惠壟斷這些產業的法國廠商。至於希臘農民堵塞道路超過十天,要求政府在農產品價格不斷下跌時給予補貼。
WTO警告 經濟更惡化
雖然目前多數國家仍避免採取關稅保護或其他極端保護手段,但世界貿易組織(WTO)秘書長拉米日前在世界經濟論壇接受訪問時表示:「經濟狀況艱難會引發焦慮,採取保護主義。」各國領導人即便想透過自由貿易及國際合作讓全球景氣復甦,然為進行紓困,也不得不採取補貼、甚至保護政策。
世貿組織在本月完成的評估中指出,大部分國家目前都還能有效控制國內升高的保護主義壓力,但也警告向保護主義靠攏「只會惡化全球經濟情勢,並削弱儘早復甦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