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與歐美國家耶誕購物季的慘淡情況大相徑庭,中國商務部監測,除夕至正月初六,中國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人民幣兩千九百億元(約台幣一兆四千三百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百分之十三點八。
據中國商務部網站消息,春節期間,中國各地舉辦購物節、展銷會、廟會等促銷活動,積極擴大節日消費。河北、黑龍江、陝西重點監測零售企業銷售額,分別較去年同期成長百分之十八至二十一點四。
重點監測零售企業食品、飲料、菸酒銷售額,也分別較去年同期成長百分之十四點七至二十三;金銀珠寶銷售額成長百分之十七點二;服裝、鞋帽銷售額成長百分之十四點二和百分之十二點九;家電、通訊器材銷售額成長百分之十七點八和百分之十八點一。
另外,今年春節,北京地壇廟會接待遊客九十多萬人次,較去年同期成長百分之二十。重慶市重點監測餐飲企業營業額較去年同期成長百分之三十四點五、河北成長百分之二十六點四、青海成長百分之十九點六。
北京「環球時報」引述英國「衛報」名為「中國和諧契機」的評論表示,儘管外界預期今年中國經濟增幅將大為放緩,但在中國各大城市的消費市場,仍可以看到令人吃驚的購買力和西方難見的消費信心。
報導說,日本各電視台紛紛推出專題,介紹中國人赴日本旅遊的旺盛趨勢,並感嘆中國人大方的消費意願。在金融危機和日圓大幅升值下,去年十二月訪日的中國遊客不減反升,且創下歷史新高。
據統計,平均每名中國遊客每次在日本消費二十萬日圓(約台幣七萬五千元),個人購物最高金額更高達三百三十萬日圓,居各國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