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杜姓讀者問到:我腳踝扭到,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新竹醫院衛教資訊指出,腳踝除了骨骼之外,其他的組織總稱為軟組織。腳踝受傷可能導致其中一項或多項組織造成損壞,因此治療之前必須知道到底是那一種組織,那一個部位受傷。
最常見的受傷是扭傷軟組織,原因是足踝內翻、腳底朝內、腳背向外、直接由上而下對足踝施力,導致腳踝的前外側韌帶拉傷,也有可能使一部分的韌帶斷裂,甚至整條韌帶完全斷裂,踝關節呈現不穩定的現象。
若輕微扭傷,局部有疼痛、腫脹或輕微淤血症狀,可立即冰敷二十四小時,並用彈性繃帶包紮壓迫,將患肢抬高及休息。四十八小時後再熱敷,之後約休息六星期便會自然癒合。
若韌帶一部分裂傷,局部會有壓痛,淤血範圍稍大,走路相當疼痛,腫脹也比較厲害。此時可考慮固定腳踝,但是休息及固定的時間要夠以利韌帶的癒合。若是韌帶完全斷裂,則踝關節會歪向一邊,關節移動時會有劇痛,同時也無法行走,這時可能需要手術或石膏固定治療。
腳踝骨折事實上也很常見。骨折由外觀不難判斷,疼痛嚴重、外形改變、關節異位、不穩定、淤血嚴重及無法活動都是其表徵。
此時一定要找骨科醫師做詳細檢查,以排除血管及神經受損的可能,同時要做X光檢查以確定骨折或脫臼之診斷。骨折若沒有發生位移則可以不必接開刀,只要以石膏固定一段時間即可,骨折若發生位移則大部分都需要接受手術治療。
唯有手術治療才有可能把骨折整復到正常位置,新竹醫院提醒,踝骨骨折若沒有好好復位,將很有可能發生關節炎。
腳踝受傷其實忽略不得,再小的傷害都有可能產生後遺症。輕者經常會再扭傷復發,重者產生關節炎不良於行。腳踝韌帶扭傷雖屬輕症,但也一定要找醫師診治接受正確治療,千萬別自作聰明、胡亂推拿一番,甚至拔罐,使病情惡化。
(記者李宇政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