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許知義台南報導】天氣冷,多數老年人活動力降低,若偶爾出現快速的伸展動作,反而容易跌倒或摔傷,台南市立醫院骨科醫師提醒當事者和家屬,平常應進行適當的運動和保養,才能減少組織功能的老化。
根據台南市立醫院骨科統計,每年冬季十二月至隔年二月間,居家老年人因骨折前往骨科就診的比例,平均提高二成左右,主要是跟冬天氣溫降低、活動量減少、衣服穿得過厚、手腳協調較差等因素,容易造成跌倒有關。
分析其受傷的原因,通常是跌倒時若用手去撐,會造成手腕(遠端撓骨)及肩膀(近端肱骨)骨折,若髖部著地會造成股骨近端如股骨頸骨折、股骨轉子間骨折或骨盆骨折,若跌坐在屁股上,最常見是造成脊椎壓迫性骨折。
市醫骨科醫師卓進益舉例說,一名七十歲的患者,十年前就發現有雙膝及大腿無力的現象,從此就很少走動,很少下床,但是檢查時兩膝並無明顯的紅腫熱痛或變形,關節在伸展彎曲時稍有聲響,經X光檢查後發現有輕微軟骨磨損,只是有輕度的退化性關節炎,卻合併有大腿肌肉的萎縮。
卓進益表示,每個人從嬰兒一直到老年,身體隨著年齡的增長有變化,在骨骼肌肉系統中,神經肌肉、本體感覺、軟骨、肌腱、韌帶、關節囊、骨折的癒合能力都會有老化的現象,接下來就個別來看這些組織如何老化。
若以七十歲以上老人而言,必須體認到老化是生命體無法避免的過程,工作能力、肌肉力量約減少三成,心輸出量、最高心跳速率、肺活量也有相近程度的降低,且骨質的喪失,女性約三成、男性約一成五,關節的彈性亦會減少二成五至三成。
卓進益認為,七十餘歲騎單車環島者大有人在,但有不少人身體功能降低的原因,是因為沒有經常使用的緣故,唯有靠適當的運動來預防及減緩,因此建議患者可由專家詳細評估心、肺、骨骼肌肉等系統後,開始做適切的運動,才能延緩老化的過程。
卓進益同時提醒老年人與其家屬,平常應多補充鈣質及維生素D,如果缺乏維生素D的話,就會減低鈣質的吸收;很多人冬天都裹得緊緊的,其實應當是輕薄而保暖較適宜,添加過量的衣物反而會導致行動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