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揚明台北報導】行政院昨天召開「振興經濟四年五千億公共建設投資計畫」會議,行政院長劉兆玄會中表示,目前正是全球少見的經濟災難,因此相關規畫「視同救災」,在此時機做好扎根建設,宏觀調度所需資源、人才,使執行效率提高,才能讓台灣在經濟好轉後衝在前面。
新聞局長蘇俊賓表示,根據公共工程委員會統計,去年度公共工程決標金額達四千八百億元,但由於今年度起將增加四年五千億的預算金額,平均一年可增加約一千二百億元,預計今年可達到六千億元的規模,因此此次會議主要針對公部門及民間的資源是否充足、以有效執行預算。
會中由工程會及交通部彙整所有公共工程建設的能量,包含民間人才、物料資源、機具以及公部門的人力。蘇俊賓表示,目前國內顧問公司、技師事務所每年可承擔的工程總量約為六千億元,而營造業每年可承攬總量約六千七百一十八億元,評估足可負荷。
劉揆會中裁示,工程會應設立平台對整體資源進行宏觀控管,避免人才及物料分配不均 ;此外,擁有專業營造幕僚單位的部會,要支援其他部會;人才培訓要由政府統籌規畫,甚至增加公部門約聘人力以提升效率,但目前規範公部門約聘人員僅能佔總員額百分之五,涉及人事、主計相關限制部分,可視需求進行鬆綁。
此外,劉揆也要求工程會將公共工程執行流程簡化、相關合約爭議仲裁處置應建立一套兼具合法、效率,讓執行者安心的標準作業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