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消費券到手,有不少民眾除了到藥局買高價藥品或保健品也到醫院就醫,扣抵項目包括急診與支付藥費等,昨天多家醫院收費櫃檯,出現包括辦理出院、掛號、領藥使用消費券的病患人潮。有人認為拿消費券抵扣醫藥費,好像有些不吉利,但對經濟拮据的家庭來說,消費券用來繳付醫療費用,是最實際的。
幾乎每家醫院都收消費券,包括台大、榮總、馬偕、振興等醫院的急診室,光是發放日第一天下午,平均至少約有五名的病患使用剛到手的消費券付錢,而領到消費券的第一個周一看診日,使用的民眾逐漸增加。
一名五十多歲的劉先生就表示,拿消費券來看病,最實在了。到醫學中心看一次病,至少要四、五百元,他有六張五百元消費券約可用六次,剩下幾百元就當成車馬費。
消費券拿來支付醫藥費的確是個選項,不過,提醒民眾,各醫院接受消費券的程度有別,有些醫院不限項目但不找零,就醫前最好先諮詢清楚,以免屆時無法抵扣。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除了一樣不找零,另受限會計作業,期限只到今年七月底為止。但聯醫指出,若消費券背面各欄有填寫或塗改,或消費券破損達四分之一以上、污損或燻焦致消費券號碼、文字或花紋難以辨認等情形,以及具健保身分但暫用自費身分就醫繳費者,都不收消費券。
此外,聯醫也參與台北市的消費券抽獎活動,滿三百元就可以登錄發票,參加抽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