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至2/8 盼富貴「金」激揚人心 專研魏碑及顏體 2年來寫掉500張金紙 百「福」贊助弱勢
【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一向喜歡挑戰自己的書法家董陽孜,即日起至二月八日在誠品敦南店推出「沉默是金」特展,三十三件作品都挑戰難度極高的金宣紙,呈現金碧輝煌、大器恢弘氣勢。董陽孜表示,期盼象徵富貴吉祥的金色,在不景氣的低迷社會,能夠激起觀賞者昂然面對的信心與勇氣。
董陽孜逾四十年的創作生涯中,總是不斷挑戰自我,以最簡潔的文字,展現如詩般悠遠的意境,行文留白都與空間呼應,展現更多的律動和活力。董陽孜寫所有的字,多半都是站著寫的,她說,每一張都是在地上寫的,幾乎是人站在紙頭上提著筆寫。
董陽孜八歲開始學習書法,師大美術系畢業赴美深造,取得麻州大學藝術碩士的學位,回台後,無法忘情書法藝術,她積極從臨摹古代碑帖入手,精研魏碑和顏體,創作中更融入西洋構圖的理論,兼具現代平面設計與傳統書法的美學,創作出文字的意象流動,其作品不僅是書法文字,還是錯落有致的視覺風景。
近年來,董陽孜使盡全力讓書藝被年輕人看見,不論是在展覽中加入建築元素,或以音樂性切入自身的書寫,或者與數位藝術家跨界結合,積極地與大眾溝通,讓大家看到書法不是過時的。董陽孜表示,因為唯有努力讓最好的書法呈現出來,讓大家看到了,感動了,然後書法的生命才能維持下去。
董陽孜表示,金宣紙價格較一般書法所用宣紙貴上數倍,她曾在上海、北京買到一些,後來到安徽才找到適合紙材,但紙滑、不吸墨,嘗試多次後,才摸索出適度的墨色濃淡。
董陽孜說,寫字如果老掛念紙貴,就寫不好字,這兩年來,在她手中就寫掉超過五百張金紙。有的作品一筆即成,有的嘗試多次,才寫成一幅。她說:「書法是自己生命中最珍貴的,年輕時學美術,至今書法都沒有離開我,我們是相依為命!」
董陽孜特別書寫一百幅不同樣貌,卻都充滿喜氣的「福」字作品(尺寸為十六公分乘十六公分)義賣,義賣所得將全數捐贈南投縣兩所偏鄉小學,藉此拋磚引玉,喚起更多的人關注偏遠學校資源困窘的問題。
詳情請洽:(○二)八七八九八八八○分機八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