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高雄訊】「我是在創造石頭的價值」珊瑚雕刻師傅陳昱霖多年前有感於珊瑚已被列為保育類,改刻石頭,經常到海邊撿石頭雕造,成為更富生命力的石壺及生活用品。
二十餘年前,陳昱霖高中畢業原本在澎湖雕刻珊瑚,後來覺得珊瑚已漸被政府列為保育類,未來可能會遭禁止雕刻,決定到台灣「打天下」,由於專長雕刻,他只好到海邊撿石頭自行創作。就這樣靠著石雕闖出名號,他以石壺為創造重點,經常到恆春、及愛河撿拾石頭創作。
他認為石材不是取決稀有,而是在創造者的意念,所以在創作石壺的過程中構思非常重要。他經常帶學生一起撿石頭,看到許多學生一看到大石頭就撿,不喜歡就丟,他都語重心長地說,石雕就是創造石頭更高的價值,看到形狀特殊的石頭要撿,是對石頭的愉悅,即使看到不喜歡,也不是用丟的,而是輕放,這是對石頭的「尊重」。
陳昱霖的石壺可分兩大類,有寫意也有抽象,寫意是他利用雕工把石頭雕成各式造型,有樹根,荷葉、枯木等造型,抽象則是保有石頭原有風貌,只是簡單的設計,除石壺外,還把石頭做成時鐘造型,還有魚缸、花器等生活用品,讓人愛不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