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話方言】北京流行語 紅火 腕兒 款兒 侃爺

易中天 |2009.01.14
1287觀看次
字級

「不要」二字如果快讀,就成了「暴」。暴,是新北京人的口頭禪,意思是「猛」,比如暴撮(猛吃)、暴侃(猛說)、暴捶(毒打猛揍)、暴磕(破釜沉舟)。新上海人也說「暴」,比如暴好、暴多、暴搞笑。不過新上海話的「暴」也不同於新北京話的「暴」(一個是「特」,一個是「猛」)。廣州人也說「暴」,只不過要寫作「爆」,比如「爆棚」。「爆棚」就是觀眾特多,把劇場的棚子都擠「爆」了,所以也叫「火爆」。「爆棚」也好,「火爆」也好,現在也都成了全國性的流行語,大家都跟著說。不過北京人往往省掉那個「爆」,單說「火」。火,有旺盛、熱烈、火爆、紅火、走紅等意思。火紅火紅,一個人,一本書,一部戲,如果「火」了,當然也就「紅」了。

一般的走紅叫「火」,特別走紅就叫「劇火」。劇,也寫作「巨」,有很、極、特別、非常的意思。比如「劇颯」就是極其颯爽、瀟洒、特有風度,也叫「巨洒」。

也不光是瀟洒漂亮有風度叫「劇」,窩囊、土氣、傻、倒霉,也可以叫「劇」,比如劇麵、劇冒、劇慘。北京人管軟弱、無能、窩囊、沒用叫「麵」(軟弱無能,窩囊沒用的人則叫「麵瓜」);管土氣和傻叫「冒」(此類人物也叫「土老冒」、「傻冒兒」、「冒兒爺」)。如此,則劇麵就是特軟弱、特無能、特窩囊;劇冒就是特土、特傻。

還有劇慘和劇累,分別有特狼狽、特可憐和特不瀟洒、特不決活、特沒勁的意思。比方說:「春節聯歡晚會越辦越累,導演演員累,全國人民劇累。」這裡說的「劇」,就不但是「特」,也是「更」。劇,原本就有「甚」的意思,比如劇烈、劇痛、病情加劇,北京人不過是把「劇」最古老的語義又重新挖掘出來了而已。

沒決斷的人叫「麵瓜」,沒膽量的人叫「傻冒」。這些北京人都看不上,看得上的是「腕」。腕,原本是江湖上的話,一般寫作「萬」,武俠小說中就有「揚名立萬」的說法。北京人改「萬」為「腕」,又發明了「腕兒」、「大腕」,大約因為在他們看來,此類人物大多有些「手腕」,甚或是「鐵腕」吧!

和「腕兒」平起平坐的是「款兒」。「腕兒」是有能耐、有地位、有權威、有名氣的人,「款兒」則是有錢的人。「款兒」也是歷史上就有的,原意是「架子」。比如《紅樓夢》第四十四回就說「今兒當著這些人,倒拿起主子的款兒來了」。新北京方言用「款兒」來指那些財大氣粗的人,倒是合適———錢也叫款,而有錢的往往也有架子。由此及彼,則又有「大款」、「款爺」等等。這些新詞也已經流行於全國,比如上海就有這樣的新民謠:「好男不上班,好女嫁大款……」

流行於全國的詞還有「侃」,包括神侃、胡侃、侃山、侃價、侃爺。其實「侃」也是古為今用,它原本就有調侃、戲弄、胡說八道,漫無邊際地閒扯亂說等意思。關漢卿的〈望江亭〉裡有「浪侃」,王實甫的《西廂記》裡有「胡侃」,可見古人早就在「侃」了。只不過「侃」字在古人那裡不是什麼好字眼,就像「能說會道」不是什麼好詞一樣。

傳統社會中的中國人對能言善辯者大都沒有什麼好感。巧言令色、搖唇鼓舌、天花亂墜、夸夸其談,都是貶義詞。不過現在世道變了,如今的北京人是把「侃」當作一種事業來看待的。在北京,一個能說會道特能侃的人,會受到普遍的尊敬,至少也能享受有一技之長手藝人的待遇。他們被叫做「侃爺」,而那些專供人們發表各種見解,浪侃胡哨的地方,比如各類學會、協會、沙龍,則被稱為「侃協」。

北京人也能侃出學問侃出名堂來,比如「十億人民九億侃,還有一億在發展」的段子就是。事實上,哥兒個湊在一起一頓暴侃,沒準就侃出什麼信息什麼點子來。所以有人說,別的地方學問是做出來的,北京人的學問是侃出來的,至少,也能豐富語言,提高語言的表現力。北京的現代流行語為什麼那麼多?侃出來的麼!

這也是北京成為現代流行語策源地之一的一個原因。中國現代流行語的策源地主要有三個:北京、上海、廣州。上海和廣州因都曾「開風氣之先」,交替成為新生活新時尚的倡導者。而北京成為這樣一個策源地,除因為它是政治文化的中心外,還因為北京人會侃愛侃。會侃愛侃,就會在語言上下功夫,琢磨怎樣才能侃得有趣,侃得傳神,結果,幾乎每一個「新鮮事物」出現,北京人都能發明出相應的說法,還能說得既形象生動,又上口好記。比如「蒸餾水衙門」。蒸餾水衙門就是比清水衙門還沒油水的單位。清水衙門雖然清,那水裡面好歹還多少有點養分。蒸餾水裡有什麼呢?什麼也沒有。

瞧這詞兒說的,你不能不服了北京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