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優質高中也將「轉型」,背負適性學區內免試升學的責任。教育部昨天公布新版的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預計在原有一百零七所優質高中外,今年再增加補助三十校,但無法配合教育部十二年國教政策、提供社區生免試升學的高中,就無法再獲每年三百萬元補助。
教育部中教司長蘇德祥昨天表示,「如果還想做明星高中、要向全國招生,就不再補助優質化經費。」
教育部計畫自一百零一年推動十二年國教免試入學,「優質高中」將成為推動免試入學主力;教育部估計,屆時全國的優質高中將達兩百二十七所,占全國三百二十所公私立高中的三分之二以上。
目前全國共四十五個適性學習區,有一百零七所優質高中,但「高雄中區」迄今沒任何一所優質高中,該區將成為今年增補重點。
教育部表示,未來每個適性學區除了要有優質高中、還要有適量的高職及各種類科,供國中生就近免試入學。蘇德祥舉例指出,雲林分為一、二、三適性學區,未來每區都要有定量的優質高中職。
教育部從九十五年起試辦優質高中計畫,成效如何?
蘇德祥表示,以竹東高中、北港高中為例,學校聲望都逐年提升,成為區內學生最想念的高中。
北港高中九十二年社區生比率僅百分之五十八,上學年度達到百分之七十,一百年更將達百分之七十八;九十三年北港高中申請入學的基測最低錄取分數僅一百五十一分,四年內就增加五十分。
教育部強調,目前已經接受補助的所有優質高中,都必須在五月中旬前提計畫,進行績效評核,不符標準不再補助;新申請補助的高中,應該在三月上旬前向教育部提計畫。